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说说 > 个性说说

快手编辑个人资料语句大全 快手个人介绍个性签名大全_伤感个人签名经典语句

2021-09-02个性说说

叶圣陶先生对于小说创作的态度是如实地写。作为文学研究会的缔造者之一,他的小说带有浓厚的为人生的色彩。

他的几部名篇,均体现了对社会的强烈关注。

此外,叶老的小说特别着眼于妇女和儿童,崇尚爱与自由,尊重个性。在创作艺术上,叶老是个独具风格的作家。细密的观察,客观的写实,亦庄亦谐的笔法,平实朴素、凝练精粹的文学语言,这一切构成了叶老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除了我们选编的这些短篇小说外,读者还可以读一读《欢迎》《萌芽》《饭》《地动》《小铜匠》《错过了》《前途》《城中》等。

《倪焕之》是叶圣陶1928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连载于当时的《教育杂志》上。

【《倪焕之》真实地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历程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五四五卅这些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给予当时知识青年的巨大影响。

【倪焕之(节选)】

小说主人公倪焕之,是个满怀理想、热切追求新事物的青年,中学毕业后到乡村高等小学任教。同辛亥革命失败后不少进步知识分子一样,他最初把救国的一切的希望悬于教育,真诚地期待着用自己的理想教育来洗涤尽社会的黑暗和污浊。他还憧憬着一种建立在共同事业基础上的互助互爱的婚姻关系,爱慕和追求一个思想志趣与自己相似的女子金佩璋。然而,严酷的现实生活使倪焕之许多不切实际的空想破灭了,他不但在教育事业上多次碰壁,而且家庭生活也远违初衷,这使倪焕之深深地感到寂寞和痛苦。五四运动到来,大批倪焕之式的知识青年被卷入革命浪潮里。在革命者同时还是自己中学同学王乐山的影响下,倪焕之开始把视线从学校解脱出来,放眼看社会大众,投身于社会改造活动。

五卅运动和大革命高潮期间,倪焕之更是参加了紧张的革命工作,由最初改良主义性质的教育救国到后来的转向革命。然而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后,倪焕之脆弱地感到现实太变幻了,竞至悲观失望,纵酒痛哭,怀着什么时候会见到光明的疑问和郁愤病死。

小说共三十章,大致可从主人公倪焕之的事业、爱情两条线入手进行阅读。事业线可重点阅读如下章节:第一章(新生活开始.焕之亮相)、第十二章(改革受阻,乡村教育的艰难)、第十九章(焕之对教育的认识改变,要睁眼看社会)、第二十二章(到上海教书,进一步认识革命和教育的关系)、第二十九章(幻灭);爱情线可重点阅读如下章节:第六章(初次见面)、第十四章(甜蜜爱情)、第十八章(从同志到妻子)。

叶圣陶的《倪焕之》,不仅是一部简单意义上的长篇小说,更是一部通过反映当时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与精神境遇,折射出20世纪初叶民国社会变迁的伟大史诗。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早期的童话作品笔调质朴而抒情,风格唯美而自然,色彩明亮而多彩,作者送给读者一个美丽的梦境一个美丽的童话的人生,一个儿童的天真的国土。后期的童话作品,开始由梦境的美转向现实的凄,更有悲剧的艺术价值,作者意识到:在承认的灰色的云雾里,想重视儿童的天真写儿童超越一切的心理,几乎是不可能的企图。除了本书所选的12篇之外,读者还可以读一读《芳儿的梦》《燕子》《鲤鱼的遇险》《大喉咙》《旅行家》《眼泪》《瞎子和聋子》《画眉鸟》《鸟言兽语》《火车头的经历》等。

叶圣陶是中国新文学家中带有浓郁古风的一位现代文人。叶圣陶的旧体诗词创作主要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时期,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至七十年代。叶圣陶的旧体诗词创作在现当代文人圈内享有盛誉。

汉语语言学家孙功炎在给《叶圣陶诗词选注》所作的序中认为,叶圣陶的诗词已自成一种风格,可以用清真沉厚四个字来概括。这四个字不仅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叶圣陶旧体诗词的总体风格,而且还隐含了影响叶圣陶旧体诗词风格形成的两个关键诗人词客:一个是杜甫,一个是周邦彦。所以说,叶圣陶的旧体诗清真沉厚,与古风一脉相承。

叶圣陶的新诗率真而洒脱,他的诗歌忠于真实恳切这一创作原则。不少新诗充分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诗句含蓄蕴藉,意境邃远,耐人寻味。有些政治抒情诗短小精悍,犀利泼辣,一针见血,酣畅淋漓。他的诗歌对中国新诗歌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