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心经语录摘抄_伤感句子摘抄
【247】、 初学不宜分心太杂,涉猎太广;如分心太多,最后只能成为灌木当柴烧,不能成材。
【248】、 若以造罪者即是我,不仅忏悔无力,还很可能造成心灵的压抑,人格的扭曲,精神上的创伤及病障。一般人为了自我保护,便本能地回避罪、遗忘罪,但这并不是解决的办法。唯有跳出罪的魔圈,才谈得上真忏悔,真平安,真清净,真慈悲。这只有念佛,仰靠佛力才能,所以善导大师说:念念称名常忏悔。
【249】、 阿弥陀佛手电筒,照到哪里哪里亮。
【250】、 念佛人,无始罪障一刀顿断,三界业系从此不牵,即是横超三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跳出罪,即是跳出三界;跳不出罪,便永在三界。
【251】、 日与夜虽然一半一半,但日为动,夜为静,白天人们工作,夜晚便休息安卧。善与恶虽然一半一半,但善的要发扬,恶的要抑止。
【252】、 佛门中有法器、道器的说法,器即是容器,器物。念佛人拿心盛佛,故是佛器;是佛器故,必定成佛。
【253】、 革命从来就是革他人的命,而不是革自己的命。忏悔如同革命,若以为是我,便不能真忏悔。
【254】、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念不如少一念。有念必有事,无念便无事。除非南无阿弥陀佛。
【255】、 灌木不能长成大树,因为没有主干,最后只能当柴烧。大树之所以能成大树,因为主干参天,映蔽云霞。净土宗从教义到祖师必须主干分明,才能蔚成大树,荫蔽苍生。
【256】、 一粒青菜种子尚能转粪壤成青菜,化腐朽为神奇;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佛种下在我的心地,岂不能吸收贪嗔痴三毒杂染,化为正觉菩提树吗?
【257】、 阿弥陀佛住在我心,保护、支持我不受贪嗔烦恼侵害。阿弥陀佛住持我心,阿弥陀佛是我主人。
【258】、 弥陀在我心中落户,我在极乐落户。
【259】、 我不是住持,不是方丈,不是大德。小人物用不着大名词。鞋要合脚,帽要合头。头小却顶着大帽,不舒服可以忍一忍,不美观反正自己看不见;但帽檐下垂,遮住双眼,看不见前面的路,才真正要命。过誉如小头戴大帽,一定会遮蔽双眼。
【260】、 念佛人这三个字对一般人来说很平常,但戴在我的头上却成为我的皇冠,得甘露灌顶之位,蒙授记成佛。我喜欢念佛人这一顶帽,这顶皇冠。
【261】、 念佛人这顶帽是如意帽,知冷知热,能大能小,任何人戴皆不大不小,刚刚好。
【262】、 圣道修行是革命,革自己的命,革除我命,成为佛命。净土念佛是归命,归命弥陀,获得佛命。革命则难,归命即易。革命苦,归命乐。
【263】、 文殊菩萨,佩智慧剑,不为制伏烦恼小敌,但在剑封我喉。一切烦恼以我为根。擒贼擒王,能毙我命,烦恼自消。
【264】、 阳光从外往里照,佛光从里往外照。
【265】、 念佛人是芬陀利,人中上妙白莲花。此花开时,佛身端严坐其中,即是花开见佛。
【266】、 弥陀灭除我们的贪嗔烦恼,是用釜底抽薪的方式;薪火虽去,锅还是热的,水还是烫的。凡夫生死薪火虽灭,现世烦恼依然。
【267】、 阿弥陀佛有时在外叩我们的心门,让我们放他进去;有时在内,打开光明殿,请我们人他的宝殿。可怜我们要么如防盗贼一样,将弥陀拒之门外;要么如游魂游荡在黑暗荒野,不肯进佛的殿,也是自己把自心流放在心灵殿堂之外。心人不了自己的殿,如人回不到自己的家,如何不痛苦、不孤独、不流浪?
【268】、 自力修行,欲断烦恼,如扬汤止沸,动静很大,沸泡也确一时消减,然釜底贪嗔之火不熄,全不济事。念佛法门,阿弥陀佛釜底抽薪,不知不觉,无声无息,自然锅冷水凉。
【269】、 自力修行,扬汤止沸,使尽解数,全无效果;他力救度,釜底抽薪,不动声色,锅冷灶凉。
【270】、 南无阿弥陀佛是模具,我们进了这个模子,又怎能不成佛呢?
【271】、 我们只会鹦鹉学舌,弥陀只要我们鹦鹉学舌。鹦鹉学舌,即得往生,这才是我们学得来的。
【272】、 不要妄逞聪明,不要丢人现丑,不要枉费心思,作无用功,这些都会弄巧成拙。只要鹦鹉学舌: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273】、 六字乾坤袋,大即包天包地,小则提手便行,可大可小,能放能收。还有什么装不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274】、 靠自己的智慧、经验、思考永远信不了佛;只要想到这是佛说的,我便相信,就能信佛。
【275】、 法师对信众,最好不远不近。譬如地球距离太阳即是不近不远,所以适宜生存人居。过近则日光暴烈炙烤;过远则日照不足,阴冷酷寒:皆不宜生命生长。
【276】、 五浊尘染的世界,念佛便是呼吸净土的新鲜空气,念佛便是享受净土的佛光浴。一间佛堂,一处念佛道场,便是一处极乐七宝树林的氧吧,里面有丰富的佛离子,最有益于法身慧命的生长。
【277】、 面对美食,心说不可多食,口还在忙个不停。凡夫对自己的约束是无力的,若是弥陀的约束就有力。
【278】、 即使我们抱着完全听命善知识的心,也会由于我们的劣根性而经常违逆善知识;何况有善知识也不过如此善知识也不总是正确善知识也应该多听听我的意见等等想法,那离善知识真是太远了。
【279】、 有人出家,学到的全部佛法就是:我剃了头,就是三宝之一,理当接受信众供养。至于出家人当精进持戒,精进修学,发菩提心,代众生苦,难作能作,难忍能忍这一切,他的耳朵就都省了。
【280】、 普贤十大愿有广修供养,是让我们供养诸佛菩萨及众生;但我们却在广收供养,贪收贪受信众供养,什么都想要。
【281】、 一句阿弥陀佛保你往生,但并不保你现世可以端坐受供,盘剥大众。
【282】、 阿弥陀佛在家出家都可以念,都平等。
【283】、 七老八十,身体老迈,不堪驱使,只念一句佛,说得过去。年纪尚轻,以一句佛为幌子,打着念佛的旗号偷懒,说不过去。
【284】、 只要是有关佛法的问题,即使听上去再怎样幼稚无知,也包含了大智慧,超越人类所有其他问题的智慧。
【285】、 一个人怎么能相信诸佛净土,而且煞有其事地以求往生呢?确实,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只能说他们不是人,或者不是正常人。譬如蚂蚁才不会对人类城市建设感兴趣,讨论如何建设城市、如何分配住房的只有人类自己。整天说着净土往生的人自然只是净土的一类。
【286】、 静静地南无阿弥陀佛,最幸福。
【287】、 南无阿弥陀佛是佛与我的共语。一对一的世界里,听不到第二个声音。
【288】、 卧床寝息、半夜醒来、晨起打坐,三个最幸福的时刻。唯有南无阿弥陀佛与我同在。
【289】、 思维,胡思乱想;语言,胡言乱语。浊染的身心,不堪法器。就这样吧,南无阿弥陀佛。
【290】、 好米也要放到锅里才能成饭,好人必须到净土才能成佛。
【291】、 学语言,听很重要。会听自然会讲,不会听就不会讲。学讲法一样,首先要会听。反复听,仔细听,深入其义,听成自己的,自然就会讲。
【292】、 人心是相通的,真理是相通的,佛性是相通的。如果对佛法有真实感悟,说出来自然能感动人;如果只是名相堆砌,那仅是知识,听的人只会觉得累,不会有感动。
【293】、 仅仅是躺在床上,想我要利益一切众生,还没有付出任何行动,单单这样的想法,只要出自真诚,就能速消无边业障,积聚广大福德。
【294】、 虽然我们未必能为他人做什么,只要我们在心中真诚地对一切人说:只要你好,我就好。我们就有足够的快乐。而很多时候,别人也未必需要衣食的接济,只是需要一份真诚的祝福、包容、爱心。
【295】、 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需要衣食等物资的接济,但更多的人,几乎是所有人都需要爱心的接济。大家都是爱的贫乏者。如果有一个人真心地爱着人们,他是多么可贵、稀有。
【296】、 为他人活与为自己活,哪一种更快乐?为少数人活与为所有人活,哪一种更快乐?有院墙篱笆与无院墙篱笆,哪一个空间更大?索取与奉献,哪一个更有价值?
【297】、 苦,只要在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总是好的,它让我们更加地清凉、冷峻,让我们更有深度,心灵更敏锐,健壮有力;而乐如蜜糖,它会侵蚀我们的意志,削弱心的力量,很容易让我们成为庸俗肤浅的人。正如蜜糖锈蚀宝刀之刃,乐会锈蚀我们的心。
【298】、 苦,是人生起跳的弹跳板;乐,是人生堕落的软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