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语录_成长伤感语录经典语录
【64】、 刘湘、刘文辉为争夺四川,引发二刘之战。四川百姓深受其苦,刘湘的老师沈象乾对刘颇有厚非,曾写信给刘: 闻汝在川大小数百战,我并未干涉,现值国难当头,无论汝气是否难忍,应稍具天良,明白大势,为何轻动干戈,而落千古之骂名耶?况当初非我加以提拔,汝充其量不过一劳工而已,今汝荣头矣!尚不知足,荼毒生灵,扰乱桑梓,居心如此,非吾徒也,应速息兵免贻后悔。此信发出后,刘湘回电,沈阅后,日: 湘不忘本,可谓尊重师道矣。1937年,日本某杂志提出《现代世界上的十大政治家是谁?》,在十一个答案中,有九个列举中国的蒋介石。就答案看来,蒋介石的名次在第三四名左右。
【65】、 1921年,罗文干因金法郎案吃了一场官司。后来,有一首打油诗广为流布,其中写道: 干倒罗文阁已空,一声混蛋滚匆匆,早知王宠难为惠,此去高恩竟不洪。
【66】、 1 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岑春煊就任两广护国军都司令,发表就职演讲: 天下之督责,不负两广之委托者,惟有两言: 袁世凯生,我必死;袁世凯死,我则生耳!
【67】、 1 927年5月1 8日,上海举办陈其美逝世十一周年纪念大会。蒋介石亲往上海,并发表演说: 上海之所以有革命如此之成绩者,为陈英士先生首倡革命之功也。若无陈英士先生,即无今日之中国国民党,并无今日之国民革命。
【68】、 1 933年9月,陈炯明去世。香港《工商日报》发表评价说: 国民党死了一个敌人,中国死了一个好人。
【69】、 戴季陶曾公开说,中国只有一个半人才,半个为易培基,一个为朱家骅。
【70】、 1 948年国民党大选,蒋介石为副总统人选问题忙得不亦乐乎。此间,张群晋见,说李宗仁已答应放弃参选。吴铁城又来报告说,孙科决定放弃副总统的竞选,但没过多久,又听说孙科不肯放弃竞选了。面对纷繁复杂的各方消息,蒋介石无所适从,不禁感叹: 我党内互相怨恨猜忌,无法合作。
【71】、 故宫自盗珍宝概始于溥仪。据溥仪《我的前半生》记载,为换取大量金钱,故宫所藏古书曾以赏赐名义,交由其弟分批盗运出宫。后来,故宫珍宝被秘密运往天津静园,途中还被变卖了几十件,最后全部运往东北,人藏伪满洲国皇宫藏书楼。
【72】、 1 935年,香港《中兴报》电讯: 孙传芳于十三日下午,在天津城南角草庙庵佛教居士念佛时,被前山东军务督办施从滨长女施剑翘枪击,旋即毙命。事后,谢希深评论说: 天地英灵之气,不终于男子,而终于妇人。
【73】、 杨增新治兵颇有一套,所招军人多为业余兵士,几无战斗力。每次招兵,到处张贴布告: 凡愿意的全可以当兵吃粮。凡不愿意留在兵营的,一律来去自由。后来,精锐的白卫军向其缴械,见到杨之士兵后,后悔不已。
【74】、 1924年,广州举行劳动妇女游行纪念会。何香凝在会上提出保护妇女儿童的口号。后来,此次纪念活动被追认为中国妇女的第一次三八节。
【75】、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实行南北对等内阁,即北陆段祺瑞,南参谋长黄兴;南财熊希龄,北外陆征祥;南教蔡元培,北邮梁士诒;南农张謇,北海程璧光;南法伍廷芳,北民徐世昌。
【76】、 吴昌硕为人坦诚厚道,不善言谈。朱正初在《芜园记》中记载他的早年情况: 寡言语,安简默,取与不苟,长于歌啸而金石文字之艺最精,残芜其末而不芜其本,芜其外而不芜其中矣。
【77】、 1911年,伦敦《泰晤士报》有一社论对郑孝胥大加赞扬:中国直省大员中,办一事或建一言之可称为优美明达而卓然具有政治家之态度者,盖久已寂寂无闻矣。今何幸而得某大员,抵掌而谈,发挥所见,聆其议论,洵不愧为优美、为明达、为政治家也。此某大员即新任湘藩郑苏戡。华美之词,可谓极尽言表。
【78】、 袁世凯复辟帝制,财力颇有耗费。据《大总统纪》记载,此过程中, 太和殿改名承运殿,重行修理,用费四百七十万元;另制御座、龙袍、御玺等,龙袍即用去数十万元;总计帝制用费约达三千万元以上。
【79】、 1 923年,曹锟贿选历时2小时,经当众点票,结果如下:总投票数为五百九十张,曹锟得四百八十票,第二名孙文三十三票,之下有唐继尧二十票,岑春煊八票,段祺瑞七票,吴佩孚五票,王家襄、陈炯明、陆荣廷各二票。
【80】、 1912年,袁世凯长子袁克定因骑马摔伤,赴德国医治。在德国,德皇威廉二世对袁克定说: 民主共和制,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要想发达,必须学习德国,非帝制不能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