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说说 > 心情说说

经典语录佛偈禅语_成长伤感语录经典语录

2021-10-02心情说说

148、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名利与感情,而是慈悲与智慧。因为有了慈悲,才能自利利他,有了智慧,才能自觉觉他。

149、 分享与回馈:最高贵的生活方式。

150、 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很多本末倒置、主次不分的事,当你质疑 这些繁文缛节时,还可能遭到一些人的嘲笑和讽刺。诚然,对于学识、经验 这些需要积累的事物,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去实现,可对于像用铁棒磨针用的 无用功,我们还是少去做为好。

151、 我们念佛、参禅,其目的就是要把守六根门头,使眼不贪美色、耳不贪美声、鼻不贪香、舌不贪味、身不贪触、意不贪染一切六尘缘影之法。

152、 有些人先追求富,再追求贵,也有些人不追求富,只追求贵,然而更多的人是只求富不求贵。第一种是有仁德的富人,他们懂得对已拥有的财富心怀感恩,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满怀善意,会用手中的财富为人造福。第二种是不富有却很高贵的人,他们也许生活贫寒,也许只是很普通的老百姓,却愿意将自己的时间甚至整个人生奉献出来,用绵薄之力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在付出中实践自己既平凡又伟大的理想。第三种则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只顾享乐,只顾自己享用物质带来的欢愉,却任由心灵苍白,他们不明白财富的来源是整个社会,因而也就不懂得拥有财富之后要回馈社会。

153、 人人都想拥有,但问题在于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填饱了肚子,又求珍馐;娶了娇妻,又妄想求得美妾;有了房舍,又求华厦:谋得一职,又求升官;得到千钱,又求万金宝贵的一生就在无止境地追求拥有中苦恼地度过了。

154、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危难时,谁不想有人伸出温暖、援助的手;你赠人玫瑰,必手留 余香。

155、 我们做功夫,就是打扫心地,让心地干千净净,生长一切善根、生长一切善法。

156、 在生活中,一个人若心怀慈悲,便能对烦恼忧伤坦然一笑,对得失成败洒脱一笑,要知道,真正的笑脸,源白一颗慈悲的心。生命,在冷暖交织中前行,人生,在悲欢离合中继续。常常站在擦肩接踵的人群,看那人来人往,心中涌起的依然是那熟知的感动。

157、 【天天禅语】做值得付出的事,有欢喜心,就是法喜。

158、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文殊思业禅师

159、 【缘为何物】【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晨钟暮鼓,日走云迁。花开梦里,月隐山中。华年逝水,逐浪萍踪。若流光影,太匆匆,太无定。【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160、 问:何以人死而佛性不灭?答:贵居士所言之人,肉身之形也,犹如人家电灯之泡,日光灯之筒,佛性如电厂电力也。试问人家灯泡及灯筒坏后电厂之电力灭乎?李炳南居士

161、 悟道跟吃饭一样,一定要自己一口一口地吃,指望别人帮你吃饭,那是不现实的。听闻道理却没有领悟,跟盛了饭却没有吃一样,不能变成精神的营养。所以,要打消投机取巧的心理,将成功希望寄托在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上。

162、 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大方等如来藏经》

163、 一切菩萨有四愿,成熟有情,住持三宝,经大海劫,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功德庄严品

164、 真正的佛并不是人群中最显眼的那个,他可能是马路边扫大街的阿姨,也可能是学步的孩童,还可能是三尺讲台上授业解惑的老师总之,真正的佛是人群中最平凡的那个。他也许终生不会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来,可是他一直默默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

165、 法只有渐没有顿,顿也是从渐来的。例如:苹果瓜熟蒂落,是瞬间的事,但在掉下来之前,必须经过栽培,假以时日,才成熟落地。慧律法师

166、 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印光法师)

167、 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华严经》卷八十,入法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