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的好词好句
17、深秋,田地里的麦苗一畦畦青,一片片绿,满地都是油油的绿,郁郁葱葱,散发着浓浓的生命气息。
18、秋风起,落叶飘,所有思念,就着酒说给秋风听,愿秋风把这思念带于你!
19、秋的天空,不止一种色彩,太阳初升时天空红似火,之后天空变成白色,上课时,天空是蔚蓝的,秋的天空,是五彩的。
20、秋与夏的区别除气候外,还有许多。比如树叶,秋和夏树叶的颜色反差彼大。一到秋季,树上的绿叶没有那么鲜绿了,慢慢地由绿变黄,随着秋天的深入大部分树种的树叶一片金黄,辉煌璀璨,在阵阵秋风扫荡下,片片黄叶也开始纷纷飘落大地,颇为壮观。乡村小道上,泥土气息渐渐浓郁起来,晨练和傍晚散步时,习习吹来的风带有丝丝的凉意。
21、银杏树的叶子非常光滑,光滑到几乎让人觉得不像秋天的落叶。捡起一些,仔细看,像一把把橙黄的小扇子,一把把撑开的小雨伞,一个个正在降落的小降落伞,而且他们的叶脉是那样细,那样整齐,好像一排排阅兵纵队。
22、秋天,在飒飒的凉风中,山楂树的果子成熟了。红红的果子露出一张张迷人的笑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我们把这些果子摘下来,卖给做冰糖葫芦的人。在他们手中,山楂就会变成香甜可口的冰糖葫芦。
23、朝阳升起来了,把秋天的天空照得异常的明亮。由秋天的野花装点得色彩斑斓的山坡,在阳光下,更加绚丽。风吹动着枫树的树冠,沙沙作响。一柄枫叶脱开了枝头,随风悠悠荡荡地飘落。它在生命的最后旅程中,给这世界留下多么美好形象!
24、有的菊花全开了,露出鹅黄的花蕊;有的菊花半开着,像位害羞的小姑娘,尤其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美。
25、叶落如歌,落叶一点点地走完自己的旅程,但它最终还是要化为泥土,而我也会努力记住那瞬间的永恒。
26、田野里,沉甸甸的谷穗笑弯了腰,涨红了脸的高粱像喝醉酒的小伙子,棒槌似的玉米露出了一排排整齐的牙齿,棉花敞开外套露出了雪白的内衣,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27、秋风习习,秋云淡淡,一个人站在缤纷欲燃的小路上。美丽的树叶随风飘落,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寂寞,正如独自守候的我,安静的在这里等你走过。
28、独自散步于乡间小路,也许是因为秋雨的陪伴,似乎不感到寂寞。秋雨淋漓了我的心事,抚平了我的心绪。所有的孤单都随秋风而去,只剩我和秋雨互相诉说对方的心事。仿佛它就是思梦。
29、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30、秋来到小河边,凉凉的小河水带头鱼儿的兴奋,旋转的波涛。一条条肥硕活泼的鱼嬉戏相乐,溅起一圈圈圆圆的联想;有时,一看见人影,就闪般地逃开了;有时,它们也想和人戏耍似的,来去倏忽。秋,迎住了正要下水的鸭,替它拍下尾上晶莹的露珠。
31、我喜欢秋天的落叶,喜欢将落叶深深地珍藏在我的书页了,我的抽屉里,还有我装点的美丽的世界里,我从落叶的情素中找寻着我的人生,找寻着我生命的颜色,还有我不得洒脱的渊源,落叶不仅仅是舞榭楼台的谢幕,而是新的舞池的搭建,在喧哗声中,在秋风中,在物语里,在有声与无声的世界里,落叶在轻轻地飘来飘去,在人海的世界,在美丽的大自然。
32、小草从松软的泥土里偷偷摸摸的探出了小脑袋,它们尽情而快乐的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33、在远处的山头,我一眼就望见一片鲜红鲜红的飘动。我很激动,跑近了些,那漫山遍野的红彤彤就呈现在我眼前,那些枫树的全部生命力都燃烧了起来,像一条火红的裙子舞动在山间,让人感受到西班牙女郎的热情和浪漫,深深地被枫叶这种像火一样的浪漫吸引了。
34、秋风来了,带着刺骨的寒意,枯黄的叶在寒风中簌簌,四季在此时格外分明,一如不能自抑的情绪,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一泻到底,再也不会停止。
35、林间的树枝在秋风的摩挲下饮泣,孩子,你蜷曲的身躯像雁一样迁徙哪一片阳光,温透你冰冷的身体,大地振颤着秋风呜咽,秋风,祈求你给予流浪儿翱翔的翅膀,飞越秋的孤寂和冬的寒冷。
36、秋天的心情再美再浪漫,总伴会随着一些没落,一些惆怅。或许我们迷恋与向往的正是这些没落与惆怅,伤感与怀念,孤寂与凋零。
37、九月,秋高气爽的季节,九月,硕果累累的季节。
38、秋天的风,吹到果园里,对果树妈妈说了什么,大树那么听话,结出了许多果子。有酸甜可口的葡萄,咬一口,润到心里;有红艳艳的苹果,十分爽脆;有金黄色的梨,脸上布满了“雀斑”;有粉红的石榴,挂在树上,仿佛一个个娃娃在冲你笑。
39、到了秋天,桂花树上的桂花都开了,让老远的人们都能闻到那醉人的香味。
40、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雍容华贵,没有月季娇艳妩媚,没有百合高贵优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确实令人喜爱。我们做人,就要像菊花那样,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努力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
41、秋天的阳光,闪着水银的色彩,小草匍匐在绿叶上,一种沉醉和清馨绕着你不肯离去,红色的星星,枫叶在秋天里窃窃私语,阳光透过森林照在地上,让人向往,很是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