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现场布置整齐有气势的句子
七年前,在香港这颗东方明珠上首次飘扬起‘八一’军旗,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有了象征和体现国家主权的军队,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有了坚强可靠的保证;七年来,驻港部队以其过硬军事素质、精良武器装备、严明作风纪律和高昂士气,严格依法履行防务,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良好形象,筑起安全屏障,充分证明邓小平当年坚持驻军香港,的确是高瞻远瞩
昨天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不只是因为它是10月1号。
更重要的是在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而第14次阅兵式也会在今天举行。
对于阅兵式,在这次庆典之前我的记忆一直是停留在99年的那一次。
但过了10年,记忆早已模糊不清,只依稀记得雄姿英发的军人们迈着整齐的正步从长安街上走过。
这一点记忆在此后时不时勾起我对阅兵式的向往,后来也就逐渐淡去了——直到今天,我的向往又再一次被勾了起来。
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一群身着绿色军装的子弟兵们,又响起了他们每一次踏在沥青地上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
国庆庆典大概都是这样:领导讲话,升旗,检阅部队,军队过场,武器展示,群众游行。
然而直至阅兵式结束后,留在我心中的不是领导庄严的讲话,不是飘扬的红旗,不是先进的装备,也不是欢腾的群众游行,——留在我心中的是三军仪仗队的正步声。
当整个广场除了仪仗队之外全然肃静,只剩下他们正步于地面碰撞的声音在广场上空上飘扬:像鹅卵石撞在一样清脆,又像斧头狠狠地劈开了木桩刹那间的钝响。
一步,两步,三步……一直走到一百六十九步。
每一步都踏下了一个坚实的脚印,每一步都深深地踏在了我的心里。
在我耳中,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脚步声,那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军人的精神。
它是不屈,是奋斗,是坚定,是爱国之情——是多少年来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才踏得出的脚步声。
我想也只有中国的士兵们会有这么一种毅力:会为了国家的庆典,为了走好一个正步,每天平均每人走一万八千步,每天流汗两公斤
当这种声音来到了升旗台上,当红旗伴着国歌而冉冉升起,我心中突然升起一种不可名状的感情。
那仿佛是心中有一朵已经沉寂了很久的花苞突然绽放,里面被包含着的液体像喷射的岩浆朝四周溅射出去,洪水般势不可挡地席卷了全身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个毛孔都被舒张开来,已不可估计的速度在喷发着什么。
这是军人给我的感动。
我为他们赤诚肝胆而感动,为他们精忠报国而感动。
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是否强大,并不取决于他是否有多先进的武器,有多充足的后援,而是通这个国家的军人对祖国的信念决定。
不然,抗美援朝时我们又怎会胜利
。
看到那些士兵时,我突然想起了曾经在《读者》杂志上看过的一则故事:一个驻守边海士的兵问前去采访的记者:“你怎么看中国地图?”记者随口答道:“公鸡啊
”士兵摇了摇头:“你错了,在我们海兵看来,中国版图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
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是这把火炬的腾腾火苗。
从渤海、黄海经台湾以东海域至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再上括到海南至北部湾,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是这把火炬的托盘和手柄。
” 这次庆典,让我感动的不是国家的强大,而是这些军人的正步——这是一个国家守护者信念的体现 2009年10月1日,让我们铭记苏醒的东方巨龙——中国,度过了她60岁的生日,十三亿华夏儿女一同欢呼,60年,一个甲子。
新中国成立,香港、澳门回归,这一天吧
5.12汶川大地震,神七发射成功,北京举办奥运会......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太多、太多......有酸、有甜、有苦、有辣,说也说不完。
今天,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与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准备检阅中国的钢铁长城。
10:30分,阅兵式开始
当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时,人群沸腾了
首先进场的是陆军步兵、特种兵、海军陆战队、空降兵、三军女兵、民兵的方阵,每个人的动作完全一致,十分壮观
接下来,是陆军装甲部队,99式、96A式主战坦克驶过广场,炮口高昂,气势非凡
然后是各种装甲车开过,淡绿的涂装,让钢铁雄狮更加威武,挺胸抬头的战士,仿佛是钢铁巨人,让敌人感到胆寒。
然后是海军陆战队和雪豹突击队,这是中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这里重点谈雪豹,从雪白的突击车到九五式步枪,这都是最先进的装备了,配上生龙活虎的队员,真让人震撼
这时,第二炮兵与空军战机开始进场,常规导弹与核弹在重型卡车装载下闪着寒光,壮观无比
上空,空警2000带着八一飞行表演队掠过蓝天,紧接着又是轰6、轰油6、歼10、歼8、飞豹与空警200的受阅,搏击长空的国之利剑随时都能给敌人致命的打击
这次阅兵,展示了中国军队的风采,在高兴的同时也希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富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