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短句 > 经典句子

曾国藩教子心得体会总结

2021-01-19经典句子

诚以博大其心胸,如器之先有容。

学则以满之,明则以思之,挺则以用之,趣则以润之,恒则以成之。

此十法,非惟教子,亦在修身。

沧溟先生数载沉思之所得也。

曾国藩教子有什么要求

----教育子孙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白事理。

他致力于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注意观察他们的天赋、潜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培养、雕塑。

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身体好,能吟诗作文,能够明白、通晓事理,就能有所作为,就不悉没有饭吃,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他认为当官是一阵子的事,作人是一辈子的事;官衔的大小不取决于自己,而学问的多寡则主要取决于自己。

  ----教育子孙要艰苦朴素。

曾国藩在京城时见到不少高于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胸无点墨,且目中无人。

因此,他不让自己的孩子住在北京、长沙等繁华的城市,要他们住在老家。

并告诫他(她)们:饭菜不能过分丰盛;衣服不能过分华丽;门外不准挂相府、侯府的匾;出门要轻车简从;考试前后不能拜访考官,不能给考官写信等等。

因此,他的子女因为自己的父亲是曾国藩反而更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够检点、学识不够渊博而损害自己的父亲的声誉。

所以他们磨砺自己,迎难而上、奋发图强。

  ----身教重于言教。

曾国藩很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自己的孩子的影响,凡要求小孩于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他生活俭朴,两袖清风。

传说他在吃饭遇到饭里有谷时,从来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齿把谷剥开,把谷里的米吃了,再把谷壳吐掉。

他要求纪泽、纪鸿也这样。

他日理万机,但是一有时间,就给小孩子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还常常与他们交换学习、修身养性的心得体会。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曾国藩既是父亲又是朋友;既是经师又是人师。

他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他的孩子们都非常钦佩、崇拜他,把他视为自己的人生偶像和坐标。

曾国藩教子经里面的‘’爱子以其道 不搞特殊化‘’是什么意思

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庭的兴败曾国藩家训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假如睡到太阳都已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曾国藩家训第二看: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曾国藩家训第三看: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

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家训里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曾国藩家训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

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

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

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

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

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

曾国藩的为官之道。

曾国藩,清朝名臣,其生前死后的功过是非,迄今为止尚无定论。

但曾国藩的为官从政之道、识人用人之法,却始终受到追捧,就连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这些叱咤中国的风云人物,也是曾国藩的“粉丝”。

  曾国藩身上有一股坚韧之气。

有一件著名的光屁股事件,精彩地为其坚韧增添了佐证。

38岁的曾国藩为表清白,堵住政敌的恶言诽谤,当众把自己脱个精光,光着屁股走进银库清点现银,查清了国库亏空真相。

  自此,曾国藩赢得道光皇帝的空前信任。

  在仕途的初期,曾国藩竟能在九年内连升十级,为人所称道。

咸丰帝即位不久,就将大清帝国的五部大权交给了42岁的曾国藩。

曾国藩以学养和人格魅力,为自己大展宏图谋篇布局。

  这一路的升迁,为曾国藩提供了丰富的阅历和见识,而他的坚韧品性更是为他增加了不尽的胆魄。

曾国藩一生处变不惊,遇人无数,从书中悟得的观人术,也给他成就大业帮了忙。

哪怕是小小的管家,他也是就事论事,赏罚分明。

渐渐地就形成了他识人、用人、待人上的曾氏妙法:尊上不媚上、使下不欺下。

《曾国藩日记》和《曾国藩家书》是后代人修身教子的重要典籍,体现了中国传统士人正直的灵魂,也是传统道德延续的见证。

  曾国藩可取的一面,是他给后人树立了这样一个榜样: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人人都可以成功。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固然伟大,但离普通人却很遥远,可以瞻仰却无法模仿。

曾国藩则可以被一般人学习。

他成为圣贤,他建立功勋,他娶小老婆而被骂,凡此种种,他的优点与缺点,在一般人身上也能看得到。

他的自我鼓励精神、小心谨慎作风,他的识人用人方法、良好大局观,以及坚韧执著等成就大事的品质,我们似乎都可以通过向他学习来获得。

  我总结了一下,曾国藩在发迹阶段,做事、做人、做官有以下原则:做人要像人,做官不可太像官;把所有人得罪了,就谁也不得罪了;有油水的地方往往最滑,站稳都难,所以不去沾染;不怕群众骂你,就怕群众不找你;可以得罪忙人,但不能得罪闲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人不能把钱带进坟墓,但钱可以把人送进坟墓。

这或许对现代人有某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