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梅花高洁傲岸的诗句
晚秋时节,斜阳下,矮篱畔,一丛黄菊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无论出处进退,都显示出可贵的品质。
两千多年以来,儒道两种人格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士大夫,文人多怀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尽管世事维艰,文人心中也有隐退的志愿,但是,那种达观乐天的胸襟,开朗进取的气质,使他们始终不肯放弃高远的目标,而菊花最足以体现这种人文性格。
咏菊的诗人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的屈原,而当晋代陶渊明深情地吟咏过菊花之后,千载以下,菊花更作为士人双重人格的象征而出现在诗中画里,那种冲和恬淡的疏散气质,与诗人经历了苦闷彷徨之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安详宁静相契合。
因而对菊花的欣赏,俨然成为君子自得自乐、儒道双修的精神象证。
初二语文重点诗句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落花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花绝句(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李郎的诗 梅 一度相思一度逢,最情痴处最多情。
三千树居孤山下,此枝偏生山之陵。
秋瑾的《梅》 一度相逢一度思,最多情处最情痴。
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
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每遇寒冬,梅香醉人。
真可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古往今来,诗人为之作赋,画家为之挥毫。
吟梅之诗,历代不绝,辞章华美,意象幽远。
宋代林逋的“疏影横斜小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颂其韵;宋代陈亮的“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是咏其神;宋代晏几道的“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是夸其香;宋代苏轼的“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是歌其姿。
梅花呵,你曲香而不娇,欹美而不露,独占寒冬,香溢早春。
古人品评梅花香为清、幽、浓远俱全。
清能透淡,幽能虑静,推之为上品花香。
人们痴爱梅花,更爱梅花的幽香。
“不与群芳争绝艳,花工自许寒梅。
”寻常的草木哪能品到其暗香呢
梅花的香为幽香脉脉,沁人心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