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致家长的一封信精选三篇
一、关注孩子的作息时间
高三学生时间已调整为夏令时:上午上课时间为8:55,下午上课时间为14:40,放学时间为17:45;上晚自习的时间为18:00--20:00,晚自习放学时间为20:00。请您提醒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迟到,放学按时回家。请家长提醒孩子要劳逸结合,形成良好的生物钟;生活要有规律,最好做到作息时间与高考时间吻合,争取把自己的生理兴奋点调到与高考相应的时间段上去;保证足够的睡眠,为考试储备充足的体力和精力。
二、创造宽松的家庭环境
1.家长在孩子备考的时候应该减少亲朋来访的次数,并且应该改变自己的一些生活方式,例如喝酒、打牌、聚会等,力争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孩子在家备考时,家长要尽量多陪伴孩子,减少外出的社交活动,让孩子在家里安心学习。
2.在孩子准备高考的关键时期,建议家长适时去倾听孩子的心事和苦恼,给孩子一个减压的机会。对于孩子的问题不一定要找到答案,关键是给他们一个沟通、交流、宣泄的途径,多与他们沟通,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三、精心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有一些高三孩子每天早晨吃不上早饭,空着肚子来学校上课,或者随便吃点零食垫一下。高三学生一天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身体消耗大。经常不吃早餐会使大脑灵敏度降低,影响考试成绩。吃好早餐是保证孩子高考成功的重要前提,建议家长在孩子备考的时候尽量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
四、孩子的安全是重中之重
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尤其是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及体育锻炼安全,提醒孩子高考前不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以免受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行百里路者半九十,最后三周是孩子冲刺的关键时刻,恳请家长和学校一起努力,争取20xx年高考的成功!
祝您的孩子实现高考梦想,金榜题名!
农大附中德育处
20xx年5月17日
【第三篇】
家长:
家长在孩子高考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暗示、模仿、感染等心理机制影响孩子的心态,孩子的心态也受家长的影响[cqxqz.com]。因此,高考前不仅孩子要调整好心态,家长也要调整好心态。高考前一周家长怎样才能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呢?
家长情绪力求稳定。在高考前,特别是孩子在家备考期间,家长要摆脱各种外界的干扰,经常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这对孩子能以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考试是很有意义的。 高考前,家长也会对高考的各种动态有所反应,但是,要冷静对待,要有分析地对待,更不能把一些小道消息随便传给孩子。家长心情要愉快高考前,家长心情好,家里气氛好,就会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这对孩子的备考是很有好处的。有些家长在高考前担心孩子考不好,整天愁眉苦脸很少说话,其实,孩子一看就知道父母紧张,父母害怕,而这种情绪或多或少会传染给孩子。因此,高考前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因为感情的力量是巨大的,温馨的心理气氛将融化孩子心中的抑郁、苦闷、焦虑,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对孩子高考复习是有帮助的。为了使高考前家庭保持一个温馨的气氛,父母之间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不要发生口角,确实有什么问题要解决也要等到高考后再说。父母少一分争论就会给孩子多一分温馨。
创造安静的复习环境。安静的复习环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静气、情绪稳定地进行复习。吵闹的复习环境将使孩子心情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复习效果。在这里我特别提示家长,在孩子高考备考阶段尽量少会客,最好不会客,如果实在不得不会客则最好在家庭以外进行,不要在家里进行。在这个时间家长尽量不要与外界通电话,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非打不可,也要简明一点,说起话来简单扼要,不要无边无际地拉家常、聊闲天。(考试期间孩子午休时间及晚上九点以后最好将家里的电话线拔掉,手机改为振动。)
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高考前夕孩子在家复习大都是非常用功的,一做题就是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或是一个晚上,有时搞得精疲力竭,头昏脑涨,不仅影响心情,也影响复习效率。在这种时候,家长就要适当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轻度运动,例如散散步,做俯卧撑,跳跳绳,打打羽毛球等,有助于孩子消除疲劳,焕发精力。也可以提醒孩子听听轻音乐,也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消除疲劳。在高考前夕提示孩子不要看武打片,不要看那些电视连续剧,分散孩子的精力。
确保孩子健康。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该给孩子加强营养,给孩子吃大鱼大肉。我觉得,其实那没有必要,孩子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的营养都会得到满足,关键是要做到营养平衡,合理。不在于说给孩子增加什么蛋白质就能提高什么记忆能力,这种增加蛋白质和提高记忆力的关系我们暂且不说,就算真的吃了富含蛋白质的东西短期内也不可能提高记忆力。
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我建议在高考前家长经常跟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散散步,相互沟通,让孩子把心里的压力、心里的话、心里的苦恼说出来,说出来就是做好心理调节成功的一半。当然,高考前家长和孩子的心理沟通要讲究时间、地点和条件。不能是孩子正在复习功课时进去就聊上几句,要在孩子休息的时候,他比较放松的时候去做,要见机行事。不过聊天的内容不要过多涉及高考,找些比较轻松的话题去谈,这样,有助于放松孩子的心情。(但若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不要强迫)
防止对孩子的过分关注。高考前,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孩子在那复习功课时一会儿过去给孩子冲杯热牛奶,再一会儿过去给孩子送块西瓜,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旁边陪读。这种过度关怀孩子的做法使孩子产生压力,心想,一旦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对我的关心。
帮助孩子做好考前物质准备。高考前一天晚上家长要将橡皮、小刀、直尺圆规削好的2B铅笔至少两支、0.5mm黑色水性笔若干等考试用品计身份证、准考证、手表、眼镜准备好都放在一个塑料口袋里,并放在一个重要的地方。而且要督促孩子看看考场,讨论一下一旦在去考场的路上发生交通堵塞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只要尽力就行了!高考前不要给孩子定分数目标,我调查了很多高考状元,问他们的父母在高考前是如何要求他们的,他们很多人告诉我,父母只说了一句话:只要尽力就行了。父母说了这句话孩子感觉有定心丸,自己肯定会尽力的,这样减少了不少心理压力,就会从容地应对高考。但也有些家长高考前唠唠叨叨,反复嘱咐孩子,考试要认真,不要马虎,一分之差,千人之后,你一定要改变马虎的习惯,现在可不能丢分了,你可要注意呀。其实,这样的话家长已经讲了多少遍,在高考前再讲、反复地讲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高考前,孩子和父母发生口角对情绪的稳定会起很大的破坏作用,这对考试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没考完一刻,家长应多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并恰当的给与鼓励,但禁忌家长问孩子考的好与坏,禁止询问与考试有关的问题。以上几点建议期望采纳,如有不妥之处希望能及时联系。最后预祝您的孩子充满自信的步入考场,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学,实现人生的梦想,为开始独立迈出走向社会的最关键的一步打下优越的基础:祝愿您和您的孩子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XXX
XXX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