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不知不懂的歇后语_关于形容花的句子唯美
43、 太阳底下点蜡烛浪费
44、 【羊肉没吃上,惹一身膻】没讨着便宜,反而吃了亏。类似 :打不成狐狸,惹一身臊。张春帆《九尾龟》:总是你和我 出的主意,如今弄得羊肉吃不着,惹得一身骚,倒上了他的 恶当。
45、 【拉不开栓】(惯)指非常紧张、忙碌,难以应付。
46、 【顺风找牛,顶风找马】(谚)大风天里,牛要是走失了,顺着风向去找;马要是走失了,逆着风向去找。 指牛性喜走顺风,马性喜走逆风。
47、 【好家当怕三份分】(谚)再好的家业,要是一分三份,就显得很单薄了。指大家业合在一起厚实,人力物力调动支配都方便;分开就处处拮据了。
48、 【尽忠难以尽孝】(谚)指要报效国家,就不能在家孝敬父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也作尽忠者不能尽孝。 尽得忠来难尽孝。
49、 【战斗环境出英雄,艰苦条件出智慧】(谚)指一个人的智谋、胆量,都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
50、 【低棋也有神仙着】(谚)着(zha。):下棋时走的一步棋。指低水平的棋手,偶尔也会走出一步极其高明的棋着。比喻平庸或愚笨的人,偶尔出言谋事也会有过人处。 也作低棋阵里有高着。
51、 【属爆竹的点火就响】(歇)人像是有爆竹的属性,一点火就爆炸。形容人性子急躁,遇事容易发火。 也作属炮仗的一点就响。
52、 【刀疮药虽好,不割为妙】(谚)刀疮药:治刀伤的速效药。指刀疮药纵然有奇效,总不如不犯伤痛为好。比喻事后补救的办法再得力,也不如不出差错和问题。
53、 【啃骨头】(惯)1指打大仗、硬仗或克服大的困难。2讥讽人得不到大的利益,只能得到一点儿好处。 也作啃硬骨头。
54、 【西瓜系在鳖腿上滚不了西瓜,也跑不了鳖】(歇)比喻彼此利害攸关,谁也无法摆脱掉谁。常用于讥讽。
55、 【打鼓弄琵琶,相逢是一家】(谚)指打鼓的和弹琵琶的相逢便合场演奏,过后就各分东西。比喻人临时聚合,不过是逢场作戏,无情义可讲。
56、 【飞到高枝上】见爬高枝。
57、 【 没理搅三分】不讲理,耍赖。成语:胡搅蛮缠、无理取闹。 搅,也说:占。赵树理《锻炼锻炼》:谁给提意见,马上跟谁 闹,没理占三分,吵得天塌了。
58、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原为宋代理学家要求妇女守节的 话,现引申为:决不丧失气节。张恨水《啼笑因缘》续集:你 在关外混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你怎么跟亡国奴后面去 干
59、 【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仍旧是原有的情 况。杂文图书:因此,当第三者取得了第二者的身份 后,尽管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原先那 动人心魄的情感却荡然无存了。
60、 【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惯)牛马力:指又累又苦的力气活。猪狗食:指极差的食物。比喻受到残酷剥削。 也作下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
61、 老鹰拉小鸡捧上天了;一提就走
6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释义: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就担忧,在天下人安乐之后才安乐。比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例句:刘志丹再也忍不下去,他常听爷爷说,人生在世,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3、 雪地里的青松巍然挺立
64、 【剪不断,理还乱】(惯)既难以割舍,又梳理不顺。形容人的心理活动或感情很复杂。也形容头绪太多,难以理清。
65、 【入山不怕伤人虎,就怕人情两面刀】释义:不怕公开较量,就怕两面三刀地暗算。例句:身处不公平的天地,识人可要识个透哇!俗话说得对,入山不怕伤人虎,就怕人情两面刀。
66、 【爬出苦井,又跳火坑】(惯)比喻刚脱离苦难的地方,又陷入更凶险的处境。
67、 船老大坐后艄见风使舵
68、 【牛头不对马嘴】(惯)比喻胡言乱语、所答非所问或所说的两件事对不上茬儿。 也作牛头不对马面。 驴唇不对马嘴。
69、 【锔碗的丢了眼镜这个碴儿你找不着】(歇)碴儿:谐茬儿。 指挑不出毛病,找不出差错。
70、 隔年蚕作茧无新丝(无心思)
71、 【老人家】老人家一词,是对老年人和长辈的尊称。但它并非是汉语的土产,而是外来语的意译。据《宗教词典》载,老人家一词,是解放前中国伊斯兰门宦对教徒的一种尊称,是阿拉伯文穆尔西德一词的意译。它源于道路(指修炼过程),意为引路的人,指伊斯兰教苏非派某些教团的宗教导师,负责接受和指导新参加教团的信教人。十三世纪后期,伊斯兰教随着部分中亚西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迁居传人中国,并发生语言的融合。从此穆尔西德被译为老人家,出现在元代及以后的汉语和文学作品中。此译一出,便同中华民族的爱老敬老传统美德相契合,便在国人中很快流行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