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经典爱情古文名句_古文名句唯美简短
【182】、 ⊙自性虚妄,法身无功德。念念德行,平等直心,德即心轻c常行于敬,自修身是功,自修心是德。功德自心作,福与功德别。◆慧能:《坛经之四》
【183】、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释义:对人谦恭,这在品德方面是首位的;小心谨慎,这是行动的基础。一(晋)羊祜《诫子书》
【184】、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洪应明:《菜根谭》
【185】、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86】、 ⊙得道之人,贵为天子而不骄倨,富有天下而不骋夸,卑为布衣而不瘁摄,贫无衣食而不忧摄,狠乎其诚自有也,觉乎其不疑有以也,桀乎其必不渝移也,循乎其与阴阳化也,匆匆乎其心之坚固也,空空乎其不为巧故也,迷乎其志气之远也,昏乎其深而不测也,确乎其节之不庳也,就就乎其不肯自是,鹄乎其羞用智虑也,假乎其轻俗诽誉也,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莫知其门,莫知其端,莫知其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此之谓至贵。◆《吕氏春秋下贤》
【187】、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释义:开始做得好的人很多,但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就很少了。一(唐)魏征《论时政第二疏》
【188】、 ⊙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正矣。凡心之形,过知失生。◆管仲:《管子内业第四十九》
【189】、 ⊙近日颇觉闻人有善,若己有之;见人有过,若已有之。◆此中大有受用处,咸以虚而能受,是大舜若决江河气象。兑因说以取义,是孔子不怨天,不尤人气象。余谓即此以处今之世,尤宜。◆刘光第:《刘光第集都门偶学记六》
【190】、 ⊙天下之势有强弱,圣人审其势而应之以权。释义:天下的形势变化无常,圣人要观察形势以机变的办法来应付其发展、变化。(宋)苏洵《审势》
【191】、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释义:栋梁不粗大,就不能承受房屋的重量。《国语鲁语上》
【192】、 ⊙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唐)杜牧《答庄充书》
【193】、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驰;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则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洪应明:《菜根谭》
【194】、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述而第七》
【195】、 ⊙常知足则常足,故富;能脱俗则不俗,故贵。一(明)李贽《焚书富莫富于常知足》
【196】、 ⊙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掩: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昭晰者无疑,优游者有余;体不备不可以为成人。辞不足不可以为成文。◆韩愈:《韩昌黎文集答尉迟生书》
【197】、 ⊙富有垩,器有涤,则洁矣。行身亦然,无涤垩之地则寡非矣。◆韩非:《韩非子说林下》
【198】、 ⊙天下之事,最为难应者,百万之众卒然临之,而群情有不测之优:坐观其来而望风清命,则惧至于失吾之大计;起而欲拒之,而又惧力之不足而反为大息。唯英雄之君,为能出身以当之,而其气不慑。观其势,审其人,随其事变而沛然应之,切中机会而未尝有失。此固非侥幸于或成而畏谨者之所能为也。故吾欲拒之,则以至寡当至众,而吾能保其必胜;而不能拒之,则啖以甘言,济以深谋,而彼必不敢动。二者之所为不同,而均于有成效。◆陈亮:《陈亮集酌古论》
【199】、 ⊙吾观西方书,爱有共命鸟。一命而岐头,性情不相了。一睡一头醒,醒者食香草。私谓命非二,我食彼亦饱。不谓睡者起,闻香增其懊。毒草泻所私,食之惟恐少。前香既已矣,毒发同枯槁。万类莫不有,物性良难考。◆傅山:《傅山诗文选注吾观西方书》
【200】、 ⊙自信力者,成就大业之原也。西哲有言日:凡人皆立于所欲立之地,是故欲为豪杰,则豪杰矣;欲为奴隶,则奴隶矣。◆孟子曰: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又日: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天下人固有识想与议论过绝寻常,而所行事不能有益于大局者,必其自信力不足者也。有初时持一宗旨,任一事业,及为外界毁誉之所刺激,或半途变更废止,不能达其目的者,必其自信力不足者也。◆梁启超:《梁启超选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