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_正能量英文短句名人名言
96、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
97、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之味,能败十世之德。清唐甄
98、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
99、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 唐周昙
100、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三国.诸葛亮
10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李世民
102、一官试易了,报国何时毕?宋欧阳修
103、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 《傅子正心篇》
104、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孙武
105、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
106、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汉司马迁
107、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莱根谭》
108、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明张居正
10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110、千斤之石,置于立板之上,一力可以落九仞;万斛之舟,溯于急流之中,片帆可以去千里。 宋林逋
111、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 明刘基
11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 唐韩愈
113、不以俄顷淫乐,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明末黄宗羲
114、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宋胡瑗
11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孔子
116、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于谦
117、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唐陈子昂
118、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汉韩婴
1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三国.诸葛亮
120、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三国曹植
121、一饭感恩无地报,此心许国已天知。宋李伸之
122、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荀子
123、天地之财,要看他从来处,又要看他归宿处。从来处要丰要养,归宿处要约要节。 明吕坤
12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宋.王禹戎
125、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孔子
126、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宋.吕祖谦
127、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明.瞿式耜
1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129、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有学乎! 孔子
130、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海瑞
13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
132、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 唐柳宗元
133、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尔之饥。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宋欧阳修
134、中人以上,可以语以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以下也。 孔子
135、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宋朱熹
136、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
137、俭节则昌、淫夫则亡。 墨子
138、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南朝 .鲍照
139、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劝戒全书》
140、取天下,守天下,只在一种人上加意念,一个字上做工夫。一种人是哪个?曰民。一个字是什么?曰安。明吕坤
141、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将来之非。 《莱根谭》
142、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唐吴兢
143、小小绳床足不伸,多年蚊帐半生尘。官资已极朝中贵,况味还同物外人。老圃松筠随处好,名园桃李随处新。公余只合凭书卧,座上何须有大宾。明于谦
144、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 清唐甄
145、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宋罗大经
146、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明张家玉
147、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才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 汉王符
148、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汉杨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