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肖常见的歇后语_表白肖战的唯美句子
3、 刚买来的马儿不合群
4、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按道德良心做事,不必计较功利。 清代《镜花缘》:妹子有句话奉劝诸位姐姐:倒不必怀疑,古 人说得好,他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5、 【刀口上不用,用刀背上钱】(惯)刀口:刀刃,比喻最能发挥作用、最用得着的地方。指把钱花在不急需的地方。
6、 【狮子镇邪】我国盛产老虎,不产狮子,而被称为百兽之王的老虎没有被尊为镇邪之兽,反而由狮子来担当,这是为什么呢?这与狮子的传人和宗教传人有关。首先,狮子作为物种传人中国的最早记载出自《后汉书》,提到在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5年),安息国王遣使进献狮子以及符拔等奇异猛兽。伴随着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更多的狮子被使节们带到中国来。魏晋南北朝也有几次西域国家进献狮子的事例,不过仍旧为数尚少。到了唐代,中国古代史上这个最为发达的对外交往时代,狮子才频繁传人中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人开始熟悉狮子,并撰写诗词歌赋来描写这种来自草原的百兽之王。当时,人们以能一睹雄狮风采为骄傲。其次,异域宗教的传播大大丰富了中国狮子文化。特别是佛教的传人,与狮子的传人几乎是同时。西域多种宗教与狮子有关密切的关联。佛教以狮子吼来形容佛祖佛法的威严,用狮子来充当菩萨罗汉的坐骑;波斯古代宗教则以狮子为护法神兽,身带双翼守护着神坛或殿堂。这些内涵通过宗教传播影响了中国的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借助传人中国的佛教,尤其是祆教、摩尼教等,狮子开始在中国承担起护法镇邪的重任,在中国人眼里,狮子成为威严尊贵的象征。从此在皇家陵阙、权贵门前,纷纷树立起一对对门狮;在宫廷舞台盛大庆典上,不断上演气势磅礴的五方狮子舞。甚至民间也以狮子为吉祥物,用来驱邪,房顶、墙头放有石狮子,门洞的门墩也雕刻成石狮子,用来镇宅。
7、 【过去完成式】原为英语语法术语,称动作已经结束的时 态,借指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中杰英《在地震的废墟上》: 她呆呆地站在那里,发痴地望着她的已成为过去完成式的 丈夫。
8、 【针尖对麦芒】(惯)麦芒:麦穗上的芒,呈针状。比喻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9、 【没油没盐没滋味】原指烹调淡而无味,借指说话没有意 思。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罢呀,罢呀,尽是些没油没 盐没滋味的话。
10、 【身上有屎狗跟踪】(谚)狗爱吃屎,只要人身上沾了屎,狗就会跟着来。比喻人自身行为不正,就会招来邪恶分子。
11、 【砌屋三担米,拆屋一顿粥】(谚)砌:用泥灰粘合砖石筑墙。请人建造房舍,要吃掉三担米;拆掉房舍,只需要吃一顿粥。指建房很费力,拆房极容易。泛指破坏容易建设难。 也作砌屋三担米,拆屋一顿饭。 砌墙千朝,拆屋一日。
12、 【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谚)横:蛮横不讲理。愣:傻呆,反应迟钝。蛮横的人害怕不懂事的人,不懂事的人又怕拼命不怕死的人。指只有不怕死的人是最惹不起的。
13、 【挨上染坊尽点子,挨上铁匠尽眼子】(谚)挨近染坊,衣服上不免沾上颜料的斑点;挨近铁匠,衣服上不免有被火星烧出的许多小孔。 指生活在什么环境下,就会受到什么影响。
14、 【清如水,明如镜】(惯)l形容为官清廉公正。2形容关系纯洁、清白。3形容话说得清楚明白。
15、 玻璃肚皮看透心肝
16、 妈妈在做饼,我在旁边摸这摸那的,很淘气。妈妈说:越说你脸长,越把下巴往下拽。(江苏沭阳)
17、 鹌鹑脖里寻豌豆谋财害命
18、 头上穿袜子一能出脚来了
19、 父亲训斥去赌场的儿子,母亲却说父亲:有哪种老,就有哪种小,你不是经常泡在赌场吗?(河南新野)
20、 【天高皇帝远】这一俗语比喻上层官僚不了解下情或比喻中央政权的力量达不到边远地区。天高皇帝远起源于北宋末年农民造反的响亮口号。北宋末年,浙江台州、温州一带大旱,很多百姓饿死。宋朝的京官和地方官员数量之多,超过历代,机构庞大,政府支出特别多。加上皇帝奢侈,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负担都转嫁到百姓身上。地方官员贪婪无度,作威作福,欺压百姓。于是天下大乱,农民纷纷起义。其中以浙江一带的方腊起义气势最盛。起义的农民在村子里树起造反大旗,旗上写着四句话: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虽然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但宋王朝的统治根基已受到根本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