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荷花实用技术问题解答_唯美荷花意境句子
无根苗的选用 也可将无根苗直接扦插在花盆中,并直接用乳白色的无纺布/塑料膜(含透气用的孔洞)对盆栽进行覆盖两周,以促进生根(冬天光照较弱时可改用透明塑料膜),其间不需要特别架设塑料隧道(直接在盆栽上方覆盖即可)。扦插时,穗条离花盆的边缘至少要有一厘米的距离。扦插后,需注意花盆摆放的位置是否位于水平位置,一旦植株长歪,就不能再予以修正。
生根时间分别约为12天(10.5厘米盆)、14天(12厘米盆)和16天(15厘米盆)。植株在夏季长根的速度会比在冬季快。理想的生根温度为25℃。正常情况下,需对穗条喷施防真菌性病害(如白粉病、灰霉等)的药物,应在覆盖塑料膜之前完成喷施。
刚移除塑料膜的时候,植物对阳光会比较敏感,因此在移除塑料后的第一阶段(2至3天后),需要进行保湿喷雾的工作,特别是在夏天高温时,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当植物过于潮湿时易发生真菌性病害,如白粉病。虽然保持叶片干燥或会发生烧叶等情况,但出货时这些叶片并不存在。所以,为了防止白粉病的发生,生长期间保持地上部干燥仍是最佳防治方法。
生长前期的光照和水分管理
第一阶段为上盆到第一次拉疏为止。在第一阶段,每天需要维持至少1万Lux光照达20小时。第一阶段为生根长芽的关键时期,在移除乳白色塑料膜后,应避免受阳光直接照射,以免产生烧叶。
进入第二阶段后,白天需要更多的光照,如使用人工光源,也需要达到20小时光照。
灌溉可通过滴灌或潮汐灌溉系统来完成。生长期间(生根后)应避免让植物的地上部潮湿。选择15厘米盆的生产模式时,最好使用滴灌系统。
上盆16天后需要提供一次充足的灌溉。如夏天介质更易干涸,则需要提早灌溉。在夏天高温时,白天一般需要灌溉两次。使用滴灌则可减少用水量,并给予较干燥的生长条件。
打顶及拉疏 10.5厘米盆的打顶模式:第一次打顶,无根苗扦插后23天(生根苗相应减少10天左右),在2.5厘米高(介质上方)的地方进行打顶; 第二次打顶,无根苗扦插后40天(生根苗相应减少10天左右),3.5厘米高(介质上方)的地方进行打顶。
10.5厘米盆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两次拉疏。第一阶段密度为100盆/平方米(扦插/上盆后),无根苗扦插后约47天(生根苗相应减少10天左右);第二阶段密度为60盆/平方米(第二次打顶后一周),无根苗扦插后约57天(生根苗相应减少10天左右)。
第一次拉疏后10天,排放最终密度为40盆/平方米。 叶片小的品种,建议多扦插一株,以满足出货标准或缩短生产时间。
最后一次打顶是决定开花日期的关键。玫瑰的花芽诱导不受日长、温度影响,然而各品种的开花时间会稍有差异。光照强对开花有利,因此避免在开花期进行遮阴。一般在最后一次打顶后28至40天进行开花生长,视温度高低来决定开花(成品)的时间长短。一般而言,高温下会提早开花。生长时期的最佳温度为21℃。
第二次打顶后(或最后一次打顶)的光照强度也非常关键,因为光照决定新芽和分枝数量。基地要维持1万Lux以上及每天20小时以上。待新芽长出后,光照强度可以稍微降低。
荷兰的灯泡密度为3000灯泡/3万平方米,即每30平方米放置一盏600至800瓦特的灯泡。
玫瑰星系列的整个生长期,从扦插到出货,在理想环境下约为10周。
栽培后期的光照和温度管理
第二阶段,建议植株在20℃(平均温度)下生长,如温度条件无法满足,玫瑰星系列也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17℃至19℃)完成生长,只是植物株型相对较小或生长速度有些慢;优点是开花的时间会延后,但可获得更佳的色彩。高质量的成品花需要在光线和温度之间取得平衡。在低光照加高温的环境下,植物会表现得徒长细弱;反之,植物的色彩与质量会提高。
矮化剂的应用 多效唑能有效控制株高,每次使用都用相同浓度即可,每公顷建议使用约1500升药剂。由于多效唑的作用是在茎部,因此喷施时需要让药剂接触到植物的茎部。
多效唑一般于第二次拉疏后一周开始使用,浓度为 100ml/100L 水。黄色和粉色品种需要使用两次,其他品种只需使用一次。
病虫害管理 霜霉病和白粉病是两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灰霉病偶尔也会发生,一般只在生根后期的潮湿环境中容易遇见。
玫瑰星系列对上述两种霉菌并不敏感,只有粉色品种会偶尔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