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的古文名句_古文名句伤感
【69】、 ⊙道不同,不相为谋。释义:信仰观点不同的人,没有共同语言,不能互相商量共事。一《论语卫灵公》
【70】、 ⊙良能良知,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德性谓天赋天资,才之美者也。凡立言欲涵蓄意思;不使知德者厌,无德者惑。凡省外之事,但明乎善,惟进诚心,其文章虽不中不远矣。所守不约,泛滥无功。◆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
【71】、 ⊙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释义:求学就要像日月运行,永不止息,坚持不懈。(汉)徐斡《中论治学》
【72】、 ⊙立大功者不求小疵,有大忠者不求小过。(唐)陈子昂《申宗人冤狱书》
【73】、 ⊙而圣人者,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长,边境不侵,君臣相安,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系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
【74】、 ⊙贤人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于富厚也。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做奸,拙家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鹜者,其实皆为财用耳。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携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弋射渔猎,犯晨夜,冒霜雪,驰坑谷,不避猛兽之害,为得味也;博戏驰逐,斗鸡走狗,作色相矜,必争胜者,重失负也;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司马迁:《史记贷殖列传》
【75】、 ⊙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释义:克制自己的欲望服从别人是可以的,但要别人服从自己的欲望,是很少成功的。一《左传僖公二十年》
【76】、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释义: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是互相对立而形成。《老子》
【77】、 ⊙始交不慎,后必成仇。释义:刚交朋友时不慎重选择,最后一定成为仇人。(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78】、 ⊙夫为善得好名,为恶得恶名,本是常理。今乃有出于常理之外的,这等去处,须要见得透。修己的不可侥幸得名,便欢喜自足了,还要勉强为善,以求称其名。观人的不可徒取虚名,便轻易进用人,不可信人谗谤,便轻易黜退人。还要仔细详询访,实有可用然后用,实有可退然后退他,好此,则无实之毁誉不能乱矣。◆李东阳:《李东阳集弘治六年八月十三日讲》
【79】、 ⊙余乃言日:俭者德之节,严者德之制,孝者德之本,敬者德之基,慈者德之爱,和者德之顺,学者德之聚。俭则财用足,严则上下辩,孝则仁义生,敬则礼让兴,慈则恩惠长,和则九族亲,学则万世明。德虽美,讲俭无以安其制,故为训之始。德虽备,非学无以约其求,故为训之终。由之则昌,舍之则亡,不可须臾出乎训之外。故表名以著远,服之若华衰,佩之若琼琚,嗜之若膏粱,处穷约而弗滥,履贵盛而弗泰,蹈危难而弗慑,仰不愧,俯不怍,然后可以充乎德之实,以进乎君子之域。◆揭傒斯:《揭傒斯全集进德堂记》
【80】、 ⊙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一(明)归有光《奉熊分司水利集并论今年水灾事书》
【81】、 ⊙家中外须讲求莳蔬,内须讲求晒小菜,此足验人家之兴衰,不可忽也。◆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82】、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兰芷鲍鱼,与之俱化。慎乎所习,不可不思。◆吴竞:《贞观政要论慎终第四十》
【83】、 ⊙收合余烬,背城借一。释义:收集残余力量,在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左传成公二年》
【84】、 ⊙尔胆怯等症由于阴亏,朱子所谓气清者魄恒弱。若能善晓酣眠,则此症自去矣。◆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85】、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释义:才高德崇的贤人最初看起来与常人并无两样,一旦时机到来,就会干出非凡的事业来,这是愚庸之辈所不能料及的。一(唐)李白《梁甫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