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的古文名句_古文名句伤感
【98】、 ⊙人固有尚,珠金印节,入固有为,背憎面悦,击短扶长,曲邀横结。吐片言兮干口莫穷,触一机而百关俱发。嗟小人之颛蒙兮,尚何念于逸越。◆杜牧:《樊川文集望故园赋》
【99】、 ⊙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白居易:《白居易集》
【100】、 ⊙天下之祸,莫大于不足为,材力不足者次之。不足为者,敌至而不知;材力不足者,先事而思;则其于祸也有间矣。◆韩愈:《韩昌黎文集守戒》
【101】、 ⊙或日:士之论高,何必以文?答日:夫人有文,质乃成;物有华而不实,有实而不华者。《易》
【102】、 ⊙桓赫日: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韩非:《韩非子说林下》
【103】、 ⊙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释义:知道有德有才的人不提拔,就会流失人才;知道恶人不斥退,就会遗留祸患。(唐)李世民《唐太宗集金镜》
【104】、 ⊙防意如城,守口如瓶。释义:有修养的人,提防他人的意识就像坚守城堡那样高度警惕,说话时慎之又慎,就像瓶口塞紧了一般。(唐)道世《诸经要集》九方其中,圆其外。释义:待人处事心中要有原则,处理事情时不能拘泥死理,要圆滑周全。(唐)柳宗元《与杨诲之再说车敦勉用和书》
【10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释义:有德之人胸怀宽广,泰然自若;无德之人心胸狭窄,经常忧心忡忡、局促不安。一《论语述而》
【106】、 ⊙四十任进,七十悬车。壮则驱驰,老宜休息。释义:四十岁时应当参与治理国家,七十岁时就应该退休。壮年时要为国奔走,年龄大了就应该休息。一(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虞玩之传》
【107】、 ⊙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此则君子之所宜有,而非其所以为君子者也。所谓小入者,非必贫贱冻馁辱阨穷之谓也,此则小人之所宜处,而非其所以为小人者也。◆奚以明之哉?夫桀、纣者,夏殷之君王也,崇侯、恶来,天子之三公也,而犹不免于小人者,以其心行恶也。伯夷、叔齐,饿夫也,傅说胥靡而井伯虞虏也,然世犹以为君子者,以为志节美也。故论士苟定于志行,勿以遭命,则虽有天下,不足以为重,无所用不足以为轻,处隶国不足以为耻,抚四海不足以为荣,况乎其未能相县若此者哉!故日:宠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贱不足以卑己。夫令誉从我兴,而二命自天降之。《诗》
【108】、 ⊙昔自周公不求备于一人,况乎其德义既举,乃可以它故而弗之采乎?由余生于五秋,越蒙产于八蛮,而功施齐、秦,德立诸夏,令名美誉,载于图书,至今不灭。张仪,中国之人也;卫鞅,康叔之孙也,而皆谗佞覆,交乱四海。由斯观之,人之善恶,不必世族;性之贤鄙,不必世俗。中堂生负苞,山野生兰芷。夫和氏之璧,出于璞石;隋氏之珠,产于蜃蛤。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故苟有大美可尚于世,则虽细行小瑕曷足以为累乎?◆王符:《潜夫论》
【109】、 ⊙日:夫自念斯,学德未暮。学贤问,三代之所以昌也。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吕氏春秋谨听》
【110】、 ⊙自命顽夫不复疑,平生举止任人嗤。只今老迈衣冠古,不异儿童俎豆嬉。苦志还磨三尺剑,雄心漫寄一枰棋。千年着杀冯长乐,谁许嘉名伴尔痴?◆归庄:《归庄集顽》
【111】、 ⊙居不隐者,思不远也;身不危者,志不广也。释义:处境不穷困的人,思考不会很远;自身不危难的人,志向不会太大。(北朝齐)刘昼《刘子激通》
【112】、 ⊙用天下之心为己之心,其心无所不谋矣。释义:能与天下百姓心心相印,那么所有的谋划都可以想出来。(宋)邵雍《渔樵对问》
【113】、 ⊙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思:《中庸》
【114】、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释义:古时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别人则宽容而简约。一(唐)韩愈《原毁》
【115】、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释义:处于污浊世间里而显示荣耀,这并不是我心里所乐意的事;一个人与其没有道义而徒具虚名,倒不如处于穷困而能保持高风亮节。(战国楚)宋玉《九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