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古镇旅游心得的简短句子
谈到周庄,就得谈谈周庄的水,绿油油的河水静静的流淌,从清晨到傍晚,从远古到明代,从昨天到明天,从梦中到心田。.。江南是中国的水乡,而周庄是水乡中的明珠,是明眸波动的处子,是诸神中的天使。在周庄河水的柔波上乘船,乌蓬船在周庄的河水上左右摇晃,初坐时每一刻都有倾倒的感觉,坐得久了仿佛在母亲的摇篮中,轻轻的水波温柔的抚摸着小船,很容易把我们带到儿时的梦里。河水中盛产一种螺蛳,个大大的,我想只有那未曾污染的水中才能生长这样鲜香的螺蛳。周庄的水纵横交错,有些河水在那些古代时豪门深巷中出没,著名画家吴冠中有“轿自门前进,河从家中流”的美誉。我觉得周庄的河水是巧夺天工的天然棋盘,是中国水乡的威尼斯。
说到周庄,谈完为人造福的桥,那灵动的迷人自然,最后提到的才能有吃、有人、有建筑。说到吃可是我的强项,周庄的特产是万三蹄,炖得烂烂的,闻起来香喷喷的,一入口就能融化到了人的肚里,而且据说是江南富豪沈万三的得意之作。相传当年朱元璋吃万三蹄时,考沈万三如何不用刀如何分食,这个狡黠的商人用蹄膀上的一根小骨分开了,从而逃过了一劫。这是传说,不过任何名胜都有人的文化在其中,否则景致再美没有人的融合,也缺少灵性,当然我更中意的是万三蹄,呵呵。周庄的建筑中有名的当数沈厅,章厅了,迷楼了。沈厅中的客厅顶部的两侧,特地留了两个小窗,据说是为方便当时的大家闺秀欣赏男宾是用的,看来古代的父母之命媒酌之言也有民主的成分。沈万三的一张千工床,据说花费了一千个工时才做出来,看来享受自古就是有钱人的特权。还有一座豪门的梁上有官帽翅形状的装饰,据说是尚书(国务院副总理)以上的级别才能拥有。
周庄的建筑各有特色,当我去方便时,厕所附近有一块石头上刻有一个“峰”字,想了想,我等酒肉之辈不应与那些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名胜合影,索性在那里留了影,没想到我之后,很多人在那里照相,想来人世间感到自卑的我并不孤单。
写得挺好的呀!
5. 怎样阅读江南水乡周庄写景的句子《江南水乡——周庄》实际写景和抒情于一体的散文.“蓝天下,一条条小河静静地流淌,水中倒映这白墙灰瓦的房屋;传统的古朴典雅,现代的崭新华美,摇曳与小桥流水,一切是那么宁静,秀美,和谐.”“一条条小河静静地流淌”让人感受到了周庄的“宁静与秀美”,“水中倒影这白墙灰瓦的房屋,传统的古朴典雅,现代的崭新华美,摇曳与小桥流水”则给我们描绘了周庄的“和谐”当水边的白墙灰瓦的房屋倒映在静静的河面上,河面就像一面镜子,找出周庄的宁静与秀美,这是景与景的和谐之美.周庄的历史铭记于现代建筑装饰相映成辉,这是历史与现实的和谐之美.“风景美如画,人在画中游”.来这里旅游的人们见到如此美丽的周庄,他们是不忍心在这里乱扔果皮,纸屑,破坏这里的花草树木的,周庄是这样的干净整洁,这是人与景的和谐美丽.再看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文明健康,勤劳朴实,是他们守卫着美丽的周庄,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的微笑.这一切体现了人与人,人与景的和谐之美,所以作者也情不自禁的说:“周庄,到处洋溢着水的灵气和平和”.集中抒发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赞美之情.周庄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那迷人的水乡风光,还在于他那厚重的历史文化.周庄有大大小小的桥14座,作者重点介绍了富安桥,富安桥的四个角均修建有桥楼,桥楼临波拔起,遥遥相对,气势非凡,堪称一绝,只可惜在江南水乡就只有富安桥这唯一的立体型桥楼合璧建筑了,其他的可能遭到了破坏,这也说明富安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价值.水上游桥,桥下有水,桥承载了历史,也记载了文化.这小桥流水人家,不也正洋溢着和谐之美吗?。
6. 谁有描写周庄风景的好词好句周庄风景这边独好 桃红柳绿,春意融融,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千年古镇,又掀起了春潮般的旅游热浪。
春天的周庄分外艳美亮丽。当人们一踏进0.47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小桥、流水、人家”的迷人景致便映入人们的眼帘,青龙桥畔的行行垂柳,竟相吐翠,婀娜多姿。
人们穿过古朴典雅的太平桥便可目睹缓缓驶来的条条小木船,传来娓娓动听的吴侬歌语。而踏上名扬中外的“双桥”,远道而来的画家正在写生作画。
周庄的一草一木一船一桥一街一景,皆可入画,成为惟妙惟肖的一幅幅水乡水彩画。 周庄古镇,地不大,人不多,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是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古朴典雅的石桥,饱经苍桑的明清建筑,则是历史的遗存,周庄人的骄傲。“处处成景,皆可文章”,是文人雅士陶醉周庄的关键所在,更是“天时、地理、人和”所赋予周庄的闪光亮丽之处。
“生活周庄、居俗周庄、文化周庄”是周庄人发展旅游业的主旋律。吃一天农家饭,做一天周庄人,农民的淳朴感情将得到感染和升华。
传统的民俗风情弥漫着古镇的每一条街巷,尤其在位于中市街的文化街,从发出悠扬悦耳琴声的民族乐器行到“叮叮当当 ”铿锵有力的打铁铺,从土气甚浓的草编到飘逸着竹筒清香的竹刻,从“阿婆茶”楼到“西洋镜”老影楼,从“大城堂”中药铺到“贞丰人家”民居客栈,无处不是传统工艺的摇篮和缩影。“中华一绝”指的是绝活、绝艺,而周庄令人叫绝的手工艺又何止万千!在当年交通闭塞,现代工业不发达的古镇,周庄人为谋生存,不得不自给自足,施展手工艺。
房是自已造,聪颖的农民终于造出了建筑史上的经典作品,长长的备弄里隐藏着一条河,一头通河埠,一头连南湖、大运河。这就是无比绝伦的“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的张厅。
饭菜自已做,吃的是米饭,菜肴却充满了乡土气息,听听这些菜名吧;万三蹄、三味圆、咸菜苋、青团子、焐熟藕……时至今日,连一些吃尽五星级宾馆饭店的老外们,面对满桌周庄菜,唾涎欲滴,继而狼吞虎咽。戏是自已演。
世世代代的周庄人很难进入大城市,更何况上戏院,看电影。于是,江南丝竹、喧卷便成为唯一的娱乐方式。
不过,他们钟情昆曲,也爱听越剧、沪剧、锡剧,就在古镇区双桥附近,有一座古戏台,露天舞台,露天坐位,只要有戏可看,七八十个坐位早已坐满了男女老少,不花钱看戏,在城里想都甭想,而在周庄则人人可以享受。 正因为民俗周庄、文化周庄具有绣人的魅力,才能象磁铁般地吸引中外游人。
这边风景独好的周庄将在文化街上增设酒作坊、豆腐坊和米行以及水乡服饰馆,使水乡古镇成为又一幅活生生的《菇苏繁华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