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学生的简短句子
二、评语的文学性 一条好的评语应尽可能地具有适当程度的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意。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领会,让学生从心里佩服和赞叹老师的才华,从而成为他们自身仿效的榜样。
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写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批阅作文那就更应该严肃认真。
所谓为人师表,在此应该有所体现。我们要求学生的语言生动、形象、有文彩,那我们的评语就应该首先是学生习作的典范。
比如:主题不鲜明(评语)“难识庐山真面目”,有抄袭之嫌(评语)“似曾相识燕归来”,内容平淡(评语)“文似看山不喜平”。当然,写评语讲究文学性,并不等于一定要援引古诗文,关键是语言要有“文味”。
另外,讲究评语的文学性还要看接受的对象,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的对象,使用不同程度的“文采”。决不是盲目地卖弄词藻。
这样看来,我们语文老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应该特别注重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断培植自己的写作素养。不敢设想:一个自身缺乏写作实践和写作经验的老师,会给学生的习作写出精彩的评语。
三、评语的趣味性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大多是幽默风趣,知识广博,能说会道的,对其他的老师大约也是这样。譬如说,学生犯了错误,如果老师板着面孔训斥,他们至多是口服心不服。
如果换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去启发他们反思,他们大多会乐于接受的。给学生写评语也是一样,一条有趣的评语,学生会竞相传阅,仔细体会评语中的“味道”,最终悟出其中的道理,这不正是我们写评语的最终目的吗? 记得野史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秀才进京会考,文章中错将“枇杷”二字写成“琵琶”,结果,主考官提笔批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得琵琶能结果,满城尽开管弦花。”
这位主考官的评语实在妙趣横生,难道我们不可以借鉴吗?当然,只能借其幽默之法,不可取其嘲讽之意。 四、评语的情感性 中国有句俗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意思是说:让人明白则以道理,让人感动则以真情,这是很有道理的。世间万物以人为主,而人又为情之所驱使,可见情感之重要。
目前,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普遍使用情感教育,并且收获不少。因此,在评语中,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指导学生的作文 ,还应该从情感上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比如有一次,我的一位学生写了一篇记叙文,记叙了“爷爷”苦难的一生,写得质朴感人。我读后,动了真情,写下了这样一条批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爷爷思念之情,质朴的语言,纯朴的感情,令我不禁潸然泪下。”
老实说,我不能否认这条评语感人的力量。 有这样一则寓言:老北风想把人们的衣服脱掉,于是板着面孔猛劲地刮,结果,越刮得厉害,人们的衣服就穿得越多,裹得越紧。
而春风却不这样,她轻轻的吹拂,带着温情,带着暖意,结果,人们都不由自主地敞开了胸怀。我们的评语就应该象这温馨的春风,带着我们真诚的情感,吹进学生智慧的心田,拨动学生感应的心弦。
五、评语的启发性 在教育过程中,只教学生“知其然”是不够的,需要的是教学生“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条评语若仅仅指出了习作的得失,让学生知道了文章是好还是不好,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评语中受到启发,从而产生思索的冲动和再创作的欲望。
这才是一条真正有作用有价值的评语。因此,教师在写评语时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启发性的语气。
常言说:终生为人之师,难免一时有错。为人师者应以谦虚为美德。
教育学生最好不使用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语气,这样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顺从心理或逆反心理。如果评之得当,倒也无大妨,倘若评之欠妥,则既伤老师之权威,又损学生之自尊,弊多利少。
5.家长对学校的评价怎么写作为家长我很高兴看到孩子的进步,希望这个进步只是一个开始,在新学期能够继续延续,这样才能不负老师的期望。感谢孙老师的鼓励。
2、这学期课外书读的还是比较多的,这在阅读方面进步大。学习上也能自觉点了。知道自己每天该做什么,较以前比之,也有进步。希望下学期,新的学年有一个新的开始。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表。特别是语文会有错别字方面,能够有个长足的进步。课外阅读能广泛点,别老捧着历史看。最后一点,希望孩子别任性、性子别急躁,听妈妈把话说完先。
3、这个暑假你长大了很多,懂得了自觉学习,能合理安排时间,有了体育锻炼的意识,各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希望你制定计划后能坚持并严格执行,那样你的暑假生活会更精彩。
4、在新的一年里,望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作为家长也会全力配合老师的工作,我们共同努力使学生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