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梦李白·其一_杜甫诗词绝句
注释:
1、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2、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3、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译文:
长相思呵长相思,
我们相思在长安, 秋天蟋蟀常悲鸣, 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 竹席已觉生凉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 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 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 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 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清水渺渺呵, 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天长长来地迢迢, 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重重相阻隔, 梦魂相见也艰难。 长相思呵长相思, 每每相思摧心肝!赏析:
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杜甫 咏怀古迹·其一《咏怀古迹其一》
作者: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注释:
1、支离:犹流离。
2、东北风尘际:指安禄山叛乱时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风尘:比喻战乱。 3、五溪衣服:指溪人衣服不同。五溪:雄溪、?溪、西溪、?溪、辰溪,在今湖南、贵州两省接界处,古五溪族所居。 4、共云山:是说自己与溪人共处。 5、羯胡:指安禄山。安禄山父系出于羯胡,也即小月支种。兼指反叛梁朝的侯景。 6、词客:指下庾信,也指自己。 7、且未还:飘泊异地,欲归不得。 8、庾信两句:庾信,梁朝诗人,字子山,新野(今属河南)人。为梁元帝出使北周,被留,乃仕于周,常怀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赋》以寄其意。这里把安禄山之叛唐比作侯景之叛梁,把自己的乡国之思比作庾信之哀江南。译文:
战乱之际,
我在东北一带颠沛流离; 辗转入蜀, 更是居无定处漂泊东西。 我在三峡的楼台, 留滞了不少日月; 在湘贵交界, 与五溪夷人共处一起。 羯胡之人事主多变, 终究不可信赖; 词客常忧乱伤时, 我仍然流落外地。 抚今追惜, 庾信的一生最萧条索寞; 他晚年的诗斌, 惊动江关传之千里。赏析:
这五首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诗。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拟古其一李白 拟古其一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
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感兴其一李白 感兴其一
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锦衾抱秋月,绮席空兰芬。茫昧竟谁测,虚传宋玉文。
洛浦有宓妃,飘飖雪争飞。轻云拂素月,了可见清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