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训校风_校风校训大全_描写学校风景的抒情句子
水木石金(铁)建(建设)温州建设小学
素质立校科研兴校浙江绍兴柯桥小学
探究合作包容超越北京朝阳白家庄小学
堂堂正正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做事四川成都市实验小学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北京灯市口小学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深圳新沙小学条小学
延伸阅读:校训校风的意义
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社会文明的交融蕴育出来的万千校训,似一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文化的熠熠光辉,呈现出五花八门的形态,个个韵味无穷、百读不厌、仪态万千、靓丽无比。
校训的三项内容
以我们对校训的认知、理解与赏析,深深感到:校训,不管其结构
如何,至少必须体现出三项内容:
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精神包括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方针、办学目标。
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方针包括师资素养、德技要求、教学方式、育人效果。
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包括道德品行、求学态度、为人准则、志向兴趣。
当然,这三项基本内容不一定要明确地提出来,而是相辅相成,能在校训的字里行间中体现出来。这是校训的基本要素之一,应当说这三项内容是一体的,不能割裂。
校训的三个对象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魂灵。校训的受训主体是学校的全体人员,可概括为校方、教师、学生三个对象。
校方:包括办学者、校长、学校领导集体。这个群体的人,也是提出、制定校训内容、提出具体方案供大家讨论、最后决策的人。应该明白,校训方案一旦讨论通过,或会议决定、公告或公布实施后,就不再是个人的意志,只要是学校范围的人,包括提出、制定校训的人,都是受训的主体。这个群体,绝不能游离于校训所辖范围之外,高高在上。这一点很重要,不论是谁,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踏实地践行校训。
教师:包括任课老师和学校一切其他工作人员。这个群体的工作如何,对办好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至关重要,绝不可掉以轻心。老师要在校训践行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改进教书育人的方法,克服不足,起到践行校训的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老师切不可认为校训只是对学生而言,而忘记自己是学校的一分子,也是校训受训主体之一。
学生:顾名思义,学生,学校读书的人,向前辈学习的人。就中国情况看,一个人从两三岁到成年,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国家分级、分阶段提供了专门的学习场所,学生应该从各方面学习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校训正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践行的学习与行为准则,学生要自觉地把自己放在校训受训主体的地位;反过来说,校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规范学生学习与行为的准则,点明学生就是受训主体之一。
处理好一训三风的关系
几年来,我们通过对校训的研究发现,拟定校训,应该明确一训三风的关系,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考虑学龄的不同特点和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这几点:
一训指校训,三风分别指校风、教风、学风。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这校训、校风、教风与学风这四者不是各自独立的、割裂的,也不是并列的、传承的。
校风,是学校长年累月积聚、在校园盛行的一种风气,是学校接人待物处事的被大家一致认可的习惯。教风,是学校教师中盛行的教书育人的风气。学风,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从概念上,可以看出四者根本不同。
一训(校训)与三风(校风、教风、学风)都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校训是核心,是灵魂;三风是秉承校训和弘扬校训精神的实际行动。校训和三风组成相互支撑的校园文化体系,发挥着一加三大于四的巨大作用。
好的校训是学校的历史、学校的传统、学校的文化、治学的法宝。无论饥荒、学潮、战争、天灾都岿然不动,影响深远。
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
在谈及校训时,有一个人事关重大、不得不提,这就是校长(或者说办学者,也应当包括学校领导集团)。
人人皆知,像一个家庭一样,校长就类似于家长。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以及治学思想、治学措施、治学作风、治学精神,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成长、拓展、前途、命运,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也关系着学校的整个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