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短句 > 优美句子

我劝天公重抖擞全诗_绝句全诗注释

2021-09-22优美句子
3、我自: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表现出作者视死如归的精神。横刀:指横放在脖子上的刀。向天笑:表示从容就义的英雄气概。

4、去留肝胆两昆仑:不管去者还是留者,都光明磊落,肝胆相照,像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去,指出逃或死去。留,留下或活着。指政变发生时留下的王五。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所谓两昆仑者,其一指南海(康有为),其一乃侠客大刀王五。昆仑,昆仑山,这里以此借喻去留二者都肝胆相照,同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

诗意:

望门投宿别忘了东汉时的张俭,忍死求生中心中要装着东汉时的杜根。即使屠刀架在了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都是昆仑山一样的英雄好汉。

赏析:

谭诗第一句:望门投止思张俭。后汉书张俭传室门投趾作望门投止。仪礼士昏礼郑注:止,足也。古文止作趾。后汉书张俭传说,张俭亡命遁走,望门投止重名行,破家相容。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谭诗第一句用此典故,其意思是说,谭不愿亡命,贻累亲友。

谭诗第二句:忍死须臾待杜根。接后汉书杜根传,东汉安帝时,和熹邓后临朝,杜根以安帝年长,宜亲政事,上书劝太后归政。太后执根,令盛以缣囊,扑杀之,幸而刑人不加力,根得诈死,逃窜为山中酒保。谭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未能上书太后,请其归政光绪,有愧杜根。其用一愧字,系诗人忠厚之辞。因为照传统道德观念,谭氏处理此事,毕竟应先考虑如何调和光绪母子感情,而谭氏不如此作,此因谭氏认为上书向太后直谏,无济于事。

谭诗第三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后汉书?虞诩传》:宁伏欧刀,以示远近。唐章怀太子注:欧刀,刑人之刀。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锋芒利如欧冶剑。剑亦可称为刀。欧刀之欧,或应释为欧冶之欧。谭这一句诗的意思是:新党既不宜逃,又不宜谏,只有诉诸武力。今所谋既不成功,谭视死如归,亦甘之如饴。

谭诗第四句:去留肝胆两昆仑。光绪赐杨锐密诏,本嘱咐新党不可违太后意旨。新党不顺从光绪意旨,而拟调军围颐和园,谭氏认为此系为了保种保教而采取的非常措施。谭诗公罪二字绝非功罪二字之讹。谭这句诗的意思是,谋围颐和园系公罪,其是非得失,留待后人去讨论。

采菊东篱下全诗

采菊东篱下全诗

《饮酒》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注释:

1、结庐在人境: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3、尔:如此、这样。

4、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5、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6、见:通常读作xi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n.(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如:风吹草低见牛羊)

7、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8、日夕:傍晚

9、相与:相伴

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11、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2、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气: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16、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诗意: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