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短句 > 优美句子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021-09-24优美句子

苏轼 浣溪沙·菊节

《浣溪沙菊节》

作者:苏轼

原文: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

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

不知来岁与谁看。

翻译:

高高的楼台矗立在云雾缭绕的层峦叠嶂间,

从古到今,

美好的时辰与赏心的乐事总是难以两全。

我独自一人感伤时间的流逝,

怀念旧日风光,不禁心下凄凉。

明亮如壁玉的月,秀美如珍宝的花枝,

全都与我一样空自寂寥。

菊花与人的音容笑貌也都年年如是,

徒留感伤,

不知明年是谁与我赏这满眼风月,

一地黄花啊!

赏析: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着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推官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着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释德洪《跋东坡(左忄(xīn)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 浣溪沙·咏橘

《浣溪沙咏橘》

作者:苏轼

原文: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翻译:

一夜秋霜过后,菊花凋谢荷叶枯萎,

而新橘却在经霜之后变得更加鲜亮,

整个橘林都闪着光亮。

原来是橘子由青色逐渐变成金黄色了。

摘下一个剥开之后,香味喷人,

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

据说,吴地产的橘子女孩子剥后,

手上三日仍留有余香。

赏析:

这首咏橘词,巧言物状,体物细微,属纯用赋体,描写确尚的咏物佳作,颇耐玩味。

菊暗荷枯一夜霜,布置环境。

以使下文有余地抒发。菊暗荷枯四字,是东坡《赠刘景文》诗荷叶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概括。一夜霜,经霜之后,橘始变黄而味愈美。晋王羲之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易多得。又白居易《拣贡橘书情》诗:琼浆气味得霜成。皆可参证。新苞句,轻轻点出题目。新苞,指新橘。橘有皮包裹,故称。又,橘树常绿,凌寒不凋。《楚辞橘颂》:绿叶素荣,纷其可嘉兮。沈约《橘》诗: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东坡用新苞绿叶四字,形象自然,再以照林光描绘之,可谓尽得橘之神。竹篱茅舍出青黄,好一出字。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

过片二句,写尝橘的情状。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香雾、清泉之喻,形象可感,堪称绝妙。

惊、怯二字,活画出女子尝橘时的娇态。

惊,是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是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叶。

末句点出吴姬,实际也点明新橘的产地。吴中产橘,尤以太湖中东西两洞庭山所产者为最着,洞庭橘唐宋时为贡物。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味矣。

苏轼浣溪沙的诗意

苏轼浣溪沙的诗意

《浣溪沙》

作者:苏轼

原文: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1、徐门:即徐州。

2、谢雨:雨后谢神。

3、簌簌: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4、缫车:纺车。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