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咏梅的诗句
18、《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19、《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早知觅不见,真悔着衣单。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20、《早梅》
唐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
原文: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释:
1、卜算子:词牌名,骆宾王诗用数名,人称卜算子。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2、风雨送春归: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翻译: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
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 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 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
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 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赏析:
该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创作契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的不同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边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