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名句摘抄
30、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谏孙权
31、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评袁绍
32、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
33、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杨顒谏孔明
34、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马超
35、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
36、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37、我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关羽
38、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刘备
39、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40、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刘安
41、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
4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
44、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4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4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
47、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48、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
49、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
50、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
51、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评袁绍
52、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诸葛亮
5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4、(孙坚、孙策)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
55、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5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57、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
三国名言三国演义的名言新三国台词三国周瑜简介名人故事和名言大全摘抄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微舒城)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将领、战略家,在孙氏开基立业,创立鼎足三分格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东汉太尉。其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长壮有姿貌(《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周瑜志向远大,自幼刻苦读书,尤喜兵法。他生逢乱世,时局不靖,烽火连延,战端四起,于是总想廓清天下。
周瑜与孙策是挚友。当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家小移居舒县。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有无通共。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
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周瑜从父周尚为丹阳太守,周瑜去看望,时孙策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将要东渡,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吾得卿,谐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于是,二人协同作战,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今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当利,接著挥师渡江,进攻秣陵(今江苏江宁秣陵关),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今江苏江宁湖熟镇)、江乘,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逼走刘繇。时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阳(《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
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发现周瑜有才,便欲收罗周瑜为已将。周瑜看出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居巢县长,欲借机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建安三年(198年),周瑜经居巢回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孙策闻周瑜归来,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给他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此外,孙策还赐给周瑜鼓吹乐队,替周瑜修建住所,赏赐之厚,无人能与比并。孙策还在发布的命令中说: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阳时,他率领兵众,调发船粮相助于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论功酬德,今天的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他在关键时刻给我的支持呢!周瑜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
因庐江一带,士民素服周瑜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春谷长。不久,孙策欲取荆州,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随军征讨。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得到桥公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孙策自娶大桥,周瑜娶小桥。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