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短句 > 优美句子

歇后语有哪些_形容有酒有肉有书的抒情句子

2021-10-11优美句子

1、 【硬着头皮】(惯)比喻迫不得已,勉强去做某事。

2、 【骑牛不怕牛身大,骑马不怕马头高】(谚)比喻决意要征服对方,就不怕他的势力有多强大。

3、 【踏着鼻子上脸】见登鼻子上脸。

4、 【 吃了豹子胆】胆大,无所畏惧。类似的:浑身都是胆。成 语:胆大包天。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你吃了什么豹 子胆,敢发坏?

5、 【单方一味,气煞名医】(谚)单方:民间流传的土药方。指民间土方往往对一些疑难杂症有奇特的疗效,使名医自愧不如。 也作单方气死名医。 单方治大病,草先生气死名医。

6、 水盆里扎猛子没个深浅

7、 【 骗子有屏风,屠夫有帮手】为坏人提供方便。成语:助纣 为虐、为虎作伥。《人民日报》( 1982,3,16):骗子有屏风, 屠夫有帮手。不禁使我联想起以往冒险家乐园的上海,只 要投奔洋人腋下,同包打听一挂钩,送点酬款,就可以 在十里洋场,得逞一时。

8、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谚)指人前半辈子,正在成长之年,众人看重他,是看在他父亲的情面上;后半辈子,父亲老了没作为,众人敬重他父亲,是看在儿子的情面上。

9、 【上山容易下山难】(谚)指上山时重心在前,好用力;下山时脚步不稳,易打跌。也比喻人的社会地位上升时神情慰悦,下落时颜面无光。

10、 【在劫难逃】在劫难逃形容遇到不可解决或无法挽救的灾难。这个词语的中心词是劫,劫是佛教用语,表示时间极长,同一刹那相反。古印度传说认为,世界经过若干万年就要毁灭一次,再重新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就叫做劫,也叫劫波。关于劫的长短,各佛经说法不一,但总的说来,一劫都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时期,叫做四劫。到坏劫时,将会有水、火、风三灾出现,最后世界归于毁灭。也有说法认为,劫分为大劫、中劫、小劫。一大劫包括八十中劫,一中劫包括两小劫,而每小劫则为一增(人寿自f一岁开始,每百岁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或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开始,每百岁减一岁,减至十岁)的时间。这样看来,将永远恢复不了的东西比喻为万劫不复还真是恰当。如果遇到四劫当中的坏劫,当然是在劫难逃了。

11、 【阴沟里翻船】(惯)阴沟:地下的排水沟。比喻在不该出事的地方遭到挫折或失败。

12、 大河里的水旋涡迟早要随大流

13、 苍蝇采花装蜂(疯)子

14、 叔叔在县机械厂工作,他总嫌单位不好,很不安心,今天请病假,明天请事假。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应该认清形势啊!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河南内乡)

15、 【躲了一棒槌,挨了一榔头】释义:比喻躲开了一场灾难或打击,又遇到了另一场灾难或打击。例句:他想:真是躲了一棒槌,挨了一榔头。他们供销社又怎么听到我来流口的风声?为了甩开他们,我昨天在古人镇就放出要去串乡卖货的烟幕,可是他们还是跟踪来了。

16、 【见缝儿就钻】钻,兼指钻营,想方设法占便宜。相关的: 找空子下蛆/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类似的:见缝儿就钻,不 知道背能不能过去。老舍《东西》:永远劝人多挣钱,永远 教给人见缝子就钻。

17、 【管他三七二十一】见不管三七二十一。

18、 【 管天管地,管不了拉屎放屁】权力再大,也不能什么都要 干涉。杨朔《三千里江山》:你神气什么?管天管地,管不 了拉屎放屁,你还挡的住说话啦?

19、 【蚂蚁尿到书上湿不了两个字】(歇)湿:谐识。指识字不多。

20、 【 小骂大帮忙】在小的方面批评指责,貌似公正,实际上是 为了维护大的利益。《汪精卫的末日》:这叫小骂大帮忙, 校长是可以理解的。

21、 爷爷七十多岁了,他常爱说老的东西好。这一天,他又说:生姜是老的辣,甘蔗是老的甜,酒是老的贵。我灵机一动,又补了一句:醋是老的酸。爷爷听了呵呵地笑,说我补得好。(山西平陆)

22、 【 流星不落地】流星在大气层中即烧毁。借指人忙碌,不 得休息。《1983年佳作集》:你又要啥?说,把人支得流星 不落地。

23、 【正月】我国农历每年的第一个月叫正月,为什么叫正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在先秦以前,以哪一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代以建寅的月份现在的农历正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建丑的月份现在的农历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以建子的月份现在的农历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后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朝代改后,把纪年的方法也改过来,树立新政权的权威,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以建寅的月份,作为农历的第一个月正月,一直通行到现在。再一种说法,正,是一年的开始。古代帝王都在每年的头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了表示庄重独尊,便将一月称为正(政)月。周朝时,许多国家大事都安排在正月处理,所以干脆叫正月为政月。那么,正月的正字又为何读征音呢?据说与秦始皇有关,秦始皇名赢政,他嫌正字读音与他的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就下令把正月念成征月。从那时起,正月的正字,就读成征音,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