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行香子_苏轼的诗词
下片。写黄昏时她情怀悒郁,往事愁肠及永夜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作者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完美的表达了对逝去的丈夫的怀念这一题旨。之一艺术手段,在此词创作上的体现是昭着卓绝的。她首先选取的是四季风光中的秋光。秋光是令人情伤的。从这一点说是典型的;写此季节的环境抓住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这一秋天气候变化的典型特征来写;进而撷取秋光中近重阳这一时节,典型意义在于它是令人倍思亲的时节;写此时节的景物抓住了金英,因为菊花独放百花杀之一时期的独特特点;进而选取重阳时节中最易使人缅怀往事亲人的黄昏永夜;写这一时刻的环境时抓住黄昏院落明月空床砧声"蛩声漏声这些使人愁发郁勃的典型景物和声音。作者写节序时所摄取的景物都是颇具典型的,通过综合、融化儿塑造出来典型的环境。这表现作者艺术技巧的高超和善于继承优良文学传统,同时也表现作者对生活体察的深微,感受的强烈。
易安此词前结: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后结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与她的另一首《行香子》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都是有三个结构相同、个别一二个字相同的词组组成,前人把它叫做重笔此类结句盖祖于温庭筠《更漏子》结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前人评此句说此种句法极锻炼,也及自然,故能令人掩卷后作三日之想,余韵无穷。温词结句是由两个结构相同、一个结构不同的词组组成。是二重笔到了苏轼,行香子》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用了三重笔,其中有一个重字山。易安两首《行香子》结句用的是三重笔二重字,向前发展了。辛弃疾有《三山作》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问蘧庐随笔》认为此句胎易安语也。明人高启《行香子》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更明显看出是从易安句化出。
此词运用转转凄凄惶惶六个叠字。古诗词常用叠字,《诗经》中关关雎鸠桃之夭夭杨柳依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乔吉《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易安凄凄惨惨戚戚不胜枚举。此词六个叠字加浓了词的凄凉气氛,把词悲凉的心境表达得更为深切,增强了诗词的音律美。
此词声声凄切,字字血泪。她的哀愁与为赋新诗强说愁不同,与浮薄的闲愁不同,又与一般的离愁别苦不同,这是在异族残酷进犯,南宋统治集团采取屈辱投降政策之下,一个难民的痛苦呻吟,虽然写的是个人遭逢的凄悲,但却有代表性。国破家亡,夫死妇丧,妻离子散,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这是整个时代的苦难。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渑池怀旧》
作者: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赏析:
人生在世,总是到处流浪漂泊,这像什么呢?就恰似那飞来飞去的鸿雁一样,偶然在雪地上停留片刻,也许会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迹,但等到鸿雁飞去以后,又有谁知道它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呢?当年曾经热情招待过我们的老僧已经死去,变成了寺院里的一座新塔;而我们曾经题诗的那堵墙壁也已经破败,所题之诗也不见了痕迹。还记得我们当日在路上行走的情景吧?漫漫前路,人困驴蹇,嘶鸣声声。这首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四句,雪泥鸿爪由此成为一个被后世广泛传诵的成语。这四句是针对苏辙原诗中的人生感慨更进一步发表的议论。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老僧新塔,坏壁旧题,也都水过是泥上爪印而已。这样的持论似乎带了虚无主义的色彩,和佛教所说的诸法亦如是,因缘合乃成,因缘离散即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并无本质的不同。
苏轼 春宵《春宵》
作者: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注释:
1、春宵:春夜。一刻:刻,计时单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分为一百刻。一刻,比喻时间短暂。
2、花有清香:意思是花朵散发出清香。月有阴:指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3、歌管:歌声和管乐声。翻译:
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
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