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的句子40条
10.“美”的感受是个标志,它意味着我们邂逅了一种能够体现我们理想中的优质生活的物质表现。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
11.幽默不仅是攻击地位显赫之人的有效工具,而且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并缓解我们自己的身份焦虑。《无聊的魅力》
12.上帝或许已死,然而,曾经促使我们树立起上帝的那些迫切问题依然挥之不去,仍在要求我们拿出求解方案。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13.城市人毫无主见,只限于在街边或饭桌上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虽然他们生活舒适,却从未放弃追逐新鲜事物,即使他们什么都不缺而幸福也根本与他们想要追逐的东西无关。《旅行的艺术》
14.一个人从旅行中得到多少不在于他去过多少美丽的地方,而在于他在一个地方发现了多少美丽的故事。 《旅行的艺术》
15.苏格拉底的思辨方法()取一种为世所认的常识论断()想象一下这一论断可能是错的,尽管说这话的人充满自信。寻找这一论断可能不对的情境。()如果对以上问题找到例外情况,那么原来的定义就是错的,或者至少不准确。()最初的论断必须考虑到以上例外并将之精确细腻地表达。()如果随后又找到了对以上修正过的论断来说的例外,那么整个过程再重复一遍。真理——就迄今为止人类可以企及的而言——寓于一项看来驳不倒的论断。追求真理,就是发现我们原来差不多认定为是的其实为非。()不论阿里斯托芬如何加以歪曲,思考的产物总是优于直觉的产物。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
16.当爱不再得到回应时,要求被爱的蛮横出现了—我孤独地与欲望相伴,毫无防卫,缺少权利,远离法规,我的要求直露得令人吃惊:爱我吧!为什么?我只有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因为我爱你…… 《爱情笔记》
17.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18.废墟是而风限的时间的代表,与而风限时间相觉声,我们虚弱的短暂的生命与飞蛾或蜘蛛的生命一国道没往路微不足道。 《得也份的焦虑》
19.如果我们做不到这样的泰然自若,如果我们听了几句对我们的性格或业绩的严厉批评就忍不住掉眼泪,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正确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赞许构成的。我们对于不受世人喜爱很在意,不仅是出于实用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迁,更重要的是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种信号,毫不含糊地表明我们已误入歧途。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
20.没有回应的爱情也许痛苦难耐,但却是一种安全的痛苦,因为它只会伤及本人而无害与他人,是自我导致的个人痛苦,甘苦交织。但是爱情一旦得到回应,那么人们就必须准备放弃仅仅是被动地受到伤害,而承担起去伤害自己的责任。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
21.我们只对新鲜事儿感兴趣,只有突然闯入我们意识令我们大吃一惊的陡然变调才会令我们动容。一旦习惯取代了新奇,我们便掉头不顾。《拥抱逝水年华》
22.爱情灭亡的受害者无法再用原来的办法复活爱情。 《爱情笔记》
23.与新闻所暗示的恰恰相反,大多数企业实际上都是以失败告终,大多数剧本最后也没有被拍成电影,大多数职业都平淡无奇,大多数人的脸蛋和身材也谈不上完美,而几乎所有人都是在悲伤担忧中度过大量时光。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生活够不着某个毫无真实性的标杆,就开始顾影自怜;或只是因为无力挑战某些心惊肉跳的障碍,就开始自我埋怨。一旦彻底剖析了嫉妒情绪,对于自己微不足道的人生,我们感到的是群体的焦虑,而非独自承受的困扰。阿兰·德波顿《新闻的骚动》
24.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直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这样说,并非要我们永远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虑,或不要努力去满足某种欲望,而是要求我们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25.从某种角度而言,生活就是由突发事件组成,但是表面上我们还必须努力维持风平浪静。任内心焦虑如何扰动,我们必须以微笑示人。《新闻的骚动》
26.当我们说到被一幢建筑“感动”时,也正是暗示一种由化身为建筑结构的高贵品质与我们明知存在这一品质的更悲哀更广阔的现实之间的对比产生的一种苦乐参半的感情。我们因看到美而哽咽欲泣,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它使我们体会到的这种幸福实在只是例外。 《幸福的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