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语录50
3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8.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9.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40.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4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5.不自见,故明;不自足,故彰。
4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7.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8.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直以为他是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起。当有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
49.【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0.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51.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5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55.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种惩罚。
56.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5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8.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
59.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6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62.【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6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4.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6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6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67.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6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69.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位官端正的人。
7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7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2.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7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7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5.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7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