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励志名言 > 格言句子

保罗沃克座右铭

2020-12-27格言句子

  2002-2003赛季,塞尔比在三项赛事中进入前32位,并在苏格兰公开赛上先后击败保罗·亨特、马修·史蒂文斯、和肯·达赫迪,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决赛。

尽管在决赛中输给了大卫·格雷,与首个冠军奖杯擦肩而过,也未能通过资格赛最后一轮,他的年终积分依然能够确保在下个赛季的世界32强中占据一席之地。

  接下来的几个赛季,塞尔比一步一个脚印,默默耕耘,刻苦训练,两次进入正赛,并在2006年世锦赛中将夺冠大热门约翰·希金斯挑落马下。

此外,他频繁地在各项赛事中击败世界排名前16强的高手、以及杀进16强。

05-06赛季,他的世界排名已悄然升至第28位。

此外,2006年,塞尔比以11:7的比分击败戴伦·阿布雷顿,赢得花式撞球冠军。

在斯诺克这项极其耗费精力、体力的运动中稳步前进之余,还能称霸pool界,他的精力之旺盛不得不令人惊讶。

其实塞尔比兼顾花球不是因为精力过剩,而是为花球比赛的丰厚奖金所吸引——  2007年世锦赛见证了一场“塞尔比奇迹”——他从资格赛打起,杀入决赛,距墨菲和多特的神话仅一步之遥,晋级之路也因跌宕起伏而异彩纷呈:首轮神奇般脱身0:5落后的窘境,连扳8局逆转斯蒂芬·李;第二轮以13:8的比分无可争议地送走前世锦赛冠军彼得·艾伯顿,并奉献了五杆破百(其中包括三杆连续破百)的精彩表演;1/8 决赛苦战九个小时,决胜局击败;半决赛对手是同为好友的世锦赛新科状元墨菲,大概是墨菲曾经在克鲁斯堡上演的奇迹激发了塞尔比的斗志,使他在14:16落后的悬崖边不可思议地完成了大逆转,以17:16的比分昂首挺进克鲁斯堡决赛圣堂。

这场胜利不仅把塞尔比推上了职业生涯的顶峰,也使他历史性地跻身世界排名前16的顶尖选手行列。

决赛上半场,过度的满足、随意和经验不足使塞尔比被老道的希金斯抓住机会打了个4:12,全世界都认为下半场已经失去了意义。

然而,从休息通道里走出来的塞尔比微笑着抛弃了那对悬殊的数字,在第三阶段酣畅淋漓地连下六城,将比分扳为10:12,继而追至13:14,令人瞠目的精彩表现和钢铁般的坚韧意志一度几乎将希金斯摧垮。

虽然塞尔比最终没能将这次大逆转进行到底,遗憾地输掉了这场漫长的决战,但他的优异表现依旧为自己挣得了 11万英镑(这个数目几乎是他职业生涯总奖金的一半),并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肯定。

  2008年1月,塞尔比以世界排名第11的身份首次受邀参加温伯利大师赛,再次以不可思议的心理素质过关斩将,杀入决赛。

其中,两度在3:5落后的绝境中爆发,上演逆转好戏,分别以6:5的比分淘汰了台球皇帝亨得利和状态正劲的马奎尔;半决赛遭遇状态回升的老将达赫迪,决胜局中,他凭借超乎年龄的镇定与果敢笑到最后。

与斯蒂芬·李的决赛几乎成为塞尔比一个人的表演,他风卷残云般连下八城,以10:3的悬殊比分封冠加爵 ——这也是塞尔比职业生涯中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冠军奖杯。

决赛中他四度完成单杆破百,其中最后一局的141分不但刷新了个人单杆记录,与达赫迪一同分享了单杆最高分奖金。

同时,他还创造了一个尘封19年的记录——成为在1989年亨得利问鼎之后,首次参加温布利大师赛即获冠军的第一人。

  2008年2月的,塞尔比延续了自己的良好状态,以三个5:2先后击败哈罗德、达赫迪和希金斯;继而在半决赛中以6:4击败状态复苏的亨德利,成功杀进决赛。

决赛对手是自己的偶像、临时世界排名第一位的奥沙利文。

上半场,两人你来我往,4:4 平分秋色;下半场,塞尔比大概被奥沙利文凌厉的攻势所震慑,一度发挥失常,再次陷入5:8大比分落后的绝境,但他似乎天生就有逆转的本事,竟然奇迹般连扳4局、挽救了4个局点,以9:8击败奥沙利文,将冠军奖杯揽入怀中。

这是他的首个职业排名赛冠军,同时也获得了35000英镑的冠军奖金以及5000点的冠军积分,临时排名超越希金斯升至第4位。

赛后,斯诺克官方网站将这个24岁的帅小伙称为新的“威尔士王子”,并称其“又一次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不可思议地逆转表现值得人们长久铭记”。

这是塞尔比继一个月前温布利大师赛之后荣获的第二座冠军头衔,一举跻身当今台坛一流明星级选手行列。

值得称道的是,他在重压之下仍然能够保持乐观心态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不是简单的平和放松,而是冷静的果敢坚毅和执着的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