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廉洁的诗句和名言警句
【唐】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咏史》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书愤》(其一)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冷泉亭》
【宋】林稹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关于廉洁的古诗句1、赠刘景文(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注释】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砥廉哲理启示】 菊花虽已凋谢残落,但在那寒风霜雪中却仍有傲立不屈的菊枝。作者以“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赞美菊花的傲骨耐寒。
以至于后人常常用这一句诗来比喻和赞赏有气节的人风骨凛然、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格。我们的为官从政者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
2、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平明:黎明。楚山:指镇江一带的山。
冰心:清明纯洁的心,比喻心地莹洁。毛壶:玉制的壶,比喻高洁。
【砥廉哲理启示】 王昌龄的这首诗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客人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景象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也告诉我们这样的砥廉哲理。
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员,就必须做到“一片冰心在玉壶”,即在心灵深处清心寡欲、一尘不染,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3、石灰吟(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砥廉哲理启示】 高尚的情感和坚韧的意志,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要像石灰那样,顶住千千万万的诱惑,经过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的磨炼,才能够形成,并且将清白留在人间。4、竹石 (清 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砥廉哲理启示】 高尚的情感和坚韧的意志,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要像石灰那样,顶住千千万万的诱惑,经过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的磨炼,才能够形成,并且将清白留在人间。
5、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①浩荡离愁:无边的离愁。离:指离京。
②吟鞭:诗人的马鞭。东指:向东指。
当时作者从北京城东的广渠门离开北京。【砥廉哲理启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新的生命价值,并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我们的所有为官从政者都应该具有龚自珍这样的胸怀,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奉献给社会,培养栋梁人才,培育廉洁风气,即使牺牲自己也无怨无悔。
6、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砥廉哲理启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曾经使多少人为之感动,为之感慨。
我的心要不相思,就像蚕儿吐丝,除非自己身死,决不结束。相思的眼泪,就像蜡炬自焚,只有烧尽成灰,才会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