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励志名言 > 名人名言

佛前献花名言大全_名言名句

2021-09-15名人名言

172、 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夫求法者,无见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无戏论,若青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维摩经》卷中,不思议品

173、 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令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174、 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有了它,你会平和面对动荡不安,积极应付挫折困难,于寒冬里感受到暖意,在风雨中体会到幸福。

175、 其心不动,犹如山王。《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176、 眼前依旧一片氤氲的仙气,流水潺潺,仙鹿漫步、灵鹤高飞,远处传来低低的呓语,恍若少女思念的倾诉,又如神人道破天机的禅语,如梦如幻,让人着迷。

177、 事无大小,从伟大的心中所做的事,都是伟大的事。事再小,也要用满满的诚心去做,就是大,故说凡事恭敬;事再大,不经心,即是小。

178、 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而成大德。世间万物自有其价值所在,没有大小,轻重之分。

179、 人的威望不可能一天树立起来,人的声望更要用毕生的德行来养护。

180、 一心住三昧,无量劫不动。《华严经》卷六十九,入法界品

181、 不知真实,说名无明。《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

182、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圆觉经》卷上

183、 如何是向上?只有个放下。(明)憨山《梦游集》卷五十一

184、 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灯,不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185、 【造福与求福】 福要自己去造,不要去求。

186、 佛,看不到、摸不着,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心中坦然,心念纯净,心中便有佛。

187、 佛说制心一处,事无不办。如果我们把全部生命、理智和热情,投注到一个目标上,使它形成一个焦点,在那个焦点上,就会绽放出智慧的花朵。一耕云先生

188、 做对人生有意义的事,才是生命真正的价值。

189、 对待输赢最好的办法是放下输赢,太看重名声利益,太在乎行动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失败。

190、 常有人问:人为什么不能自主?为什么如痴人任凭环境摆布、被命运安排呢?师言:只有凡夫才会被命运安排,圣人能安排自己的命运。如何安排命运呢?必须用信心、愿力及智慧,坚毅地破除烦恼恶念;如此,业力一转,就能解脱自在。

191、 诸有自归佛,不堕三恶趣,尽漏处天、人,便当至涅槃。《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

192、 有人请示:因果与环境有关系吗?师言:因果乃业力所致,会牵制环境。又问:可以改变吗?师言:要有毅力,还要有一分善缘。

193、 昔日赵州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干世界一禅床。佛印

194、 菩萨利智慧故,一心中一时能具足六波罗蜜。(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八十一

195、 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196、 【天天禅语】夫妻之间要比谁爱谁,不要比谁怕谁。

197、 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炬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印光法师)

198、 【福与布施】 福,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

199、 身处红尘外,心居水云间,这是无数文人墨客渴望的超然物外,浑然忘我的最高境界。人心浮躁,现实社会中很多人无法拒绝内心的欲望,身陷尘世间的喧嚣中,不能禅意地幽居于一方山水田园,让孤独的灵魂无处安放。然而,细细品读世人内心世界的独白,仿佛都存在着一幅静静打开的山水田园画卷,而那种素美,清幽,淡雅,柔情,一直弥漫在眉目间,浸入心田,飘逸着淡淡地幽香。

200、 远和近 微博将长篇时代 推向微篇时代,将拖沓 语言逼向精致语言。微 博不仅革新了文风,而 且最大限度地精密了思 想,令微言大义成为一 代时尚。

佛教名言
编者按: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