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照墨名言大全_名言名句
20、安福寺04安福利生--:《愣严经》里讲,烦恼都是客人,叫客尘烦恼。你喜欢把这个“烦恼客尘”在你家里多留几天,烦恼的时间就长几天;你要不留它,它自己就走了。生活中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你愿意留它,它才会在你家里,你不愿意留它,它就马上离开。
21、安福寺04安福利生--:《开心关心》:让心开悟就是真正的开心!让心关爱才算是关心,开心是解脱道,关心是菩萨道,只有这两条道路才是生命的出路,别的都是死胡同,学者不可不知啊!
22、安福寺04安福利生--:现前一念心,即是吾人安身立命之处,时时看紧无念无生处,凛然自知,则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何有情绪波动?何有是非计较?更何有顺逆分别? 唯此“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于此咬紧牙关,绵密保任,久而久之,自可虚空粉碎,彻透本来。其余都是闲言语扯藤葛,碌碌终身毫无裨益。
23、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常受到外界和自己内心的影响,会常发脾气,但自己又很痛苦这样做,该怎么办呢?
其一,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不想延续这种错误的念头一生起来,说明修行已经在进步,正念的力量生起来了。过去可能有错都不觉得自己错。 其二,知道错了,但习气的力量一时扭转不过来,这是定力不够,也是正念的力量还不够。一方面可以通过如法打坐习定,增强正念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至诚皈投三宝,以忏悔之心至诚称念佛菩萨名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当中,观世音菩萨说:若多贪众生,至诚称念我名号,即得离贪;若多嗔恚众生,至诚称念我名号,即得离嗔……可以把称观世音菩萨名号做为定课。 其三,通过学习教理,了解一切诸法皆是因缘所生,通过明理开启智慧,调伏烦恼24、安福寺04安福利生--:《什么东西》:有些人喊着口号争取利益,却把内心最大的人性弱点暴露无遗,那就是自我中心的个性张扬,最后只能靠外在的制度强制约束,美其名曰法制。如果能够解放了内心哪怕是丝毫的自私成份,生命的无我和慈悲清净祥和的光辉自然暴露出来,又何须在外的强制呢!这其实就是西方和东方的文化差异。
25、安福寺07安福利生《真修行人》:不能得少为足,需要涵养功夫。偶尔心开意解,继续闻思正法。若是知行合一,必定大机大用。直待随缘放旷,方能任性逍遥。
26、随着禅定的深入,心的体会由粗到细,所缘的境界也越来越微细、微妙,但方法没有变,都是让心捆绑在一个状态上,让它越来越听话、稳定、守规矩。这有点象接断骨的方法,比如病人腿摔断了,医生就会先把骨头摆正,对接上,然后在外部加个支撑物把断骨的位置固定好,包扎起来,再打上石膏,不让这里活动,过一段时间骨头恢复些了,就拆掉一层,慢慢活动,避免腿失去功能,再好些,就再拆掉一层,最后束缚全部拆掉后,再经过锻炼,断骨就不但长好了,而且功能也回复如初了。
27、安福寺04安福利生--:
法语甘露: 真正的修行是无惧无惑,无得无失。心里一点障碍都没有,比如面子关、害怕,内心一尘不着,也就没事了。有时在事情上要能透过去,迎敌挑战与逆旅顺情,随觉随是,只怕不觉。一念透过去了,一切都是实相。尘说刹说,等于没说,不可说,也不可不说,自在天成,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28、善知识总是以各种方便手段来考验我们,当我们内心确实没有杂念和奢望时,我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因此而更加增强,从某个角度来说,生命的力量亦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无论善知识如何安排,都能坚定地恭敬顺从,真心用功修学,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加持和训练!于善知识,至心敬礼,感恩无尽!
29、安福寺04安福利生--:心里装着别人的错误,就会到处用放大镜挑毛病,一再地折磨他人,也无利于自己;心里装着善良、宽容、感恩,生命就会充满阳光,他人的一切不好,会在你博大的胸怀中瓦解冰消。人生是苦是乐,关键看你喜欢与什么相伴;选择什么装进自己心里,是一门学问。
30、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是看不清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过于执着,迷失于自我偏见。如果没有随缘的心态,要求事事都随己愿,那么任何环境都不可能满足你。只有端正身心,用智慧化解掉心里的障碍,去除执着偏见、分别妄想,所有的烦恼才会云开雾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