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励志名言 > 名人名言

的照墨名言大全_名言名句

2021-09-25名人名言

7、念戒,“戒”在平时的生活中表现为“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居士要遵守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的规范规则,不能“越轨行事”;念天,就是时常忆念诸天的功德,不起欲觉、嗔恚、害觉,安住正知正念。

8、安福寺04安福利生--:《变不变》:变化的是无常生灭法,不变的才是无生之理。在变化中寻找到不变的就是真心,在不变时看见了万物变化的自在随缘,那就是佛性妙用恒沙!

9、安福寺04安福利生--:《日月生心当下是》:日子在黑黑白白中过去,岁月在圆圆缺缺时流逝,生命在荣荣枯枯处继续,心念在停停顿顿后生灭……!若问世间沧桑?只在虚虚实实里前进。欲问情为何物?岂非恍恍惚惚间执着!如问谓我何求?云山万重任纵横。借问学佛修行?门前流水满山青!

10、安福寺04安福利生--:柔和的声音,令人心生欢喜;正义的声音,使人荡气回肠;慈悲的声音,让人终生难忘;赞美的声音,给人如沐春风。 一忍,可以挡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一勤,可以成百业;一心,可以做百事;一善,可以利百人;一念,可以超百劫。

11、安福寺04安福利生--:《学佛是安心法》:有了佛法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观念后,其实内心很清楚自己在干嘛!觉得好的就去做,觉得不好就别做,久而久之,身心自然安宁,并能逐渐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

12、安福寺04安福利生--:当一颗树不再炫耀自己叶繁枝茂,而是深深扎根泥土,它才真正的拥有深度。当一颗树不再攀比自己与天空的距离,而是强大自己的内径时,它才真正的拥有高度。树的生长需要深度和高度,人的成长同样需要深度和高度!当一个人不再是炫耀,而是照耀的时候,他的生命将变得真正的富有。

13、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常受到外界和自己内心的影响,会常发脾气,但自己又很痛苦这样做,该怎么办呢?

其一,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不想延续这种错误的念头一生起来,说明修行已经在进步,正念的力量生起来了。过去可能有错都不觉得自己错。

其二,知道错了,但习气的力量一时扭转不过来,这是定力不够,也是正念的力量还不够。一方面可以通过如法打坐习定,增强正念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至诚皈投三宝,以忏悔之心至诚称念佛菩萨名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当中,观世音菩萨说:若多贪众生,至诚称念我名号,即得离贪;若多嗔恚众生,至诚称念我名号,即得离嗔……可以把称观世音菩萨名号做为定课。

其三,通过学习教理,了解一切诸法皆是因缘所生,通过明理开启智慧,调伏烦恼

14、安福寺04安福利生--:【禅悟】1、感性的最高境界是慈悲,理性的最高境界是智慧,两者并行,方为正法。2、凡夫看见了对和错,菩萨观到了因和果。3、快乐是什么?快乐是利他之心;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慈悲之心;尊贵是什么?尊贵是敬重之心;财富是什么?财富是施济之心;解脱是什么?解脱是宽恕之心。

15、安福寺04安福利生--:最痛苦的时候,可能是最开阔的时候;最脆弱的时候,也可能是最坚强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逃避痛苦,要好好利用它,变得更具慈悲心和利他。”毕竟,痛苦能教导我们慈悲。若你曾经受苦,你会了解别人受苦的感觉。而如果你是在帮助别人,受苦可以让你理解和产生慈悲心,裨益你帮助别人。

16、安福寺04安福利生--:《死尽偷心》:偷心不死,受苦有份。安心办道,只争朝夕。一切妄想,全是颠倒。蓦直行去,不沾尘埃。

17、安福寺04安福利生--:年轻人到寺院,问禅师:“我放生、印经和参加法会,为什么生活还是不顺呢?”禅师从口袋拿出一百元递给年轻人,“麻烦你用这一百元,帮我完成禅院的建设。”年轻人惊讶的反问道:“这一百元怎么够建禅院啊?”禅师说道:“那你的几次发心,怎么能消除你累世的罪业呢?”年轻人会意一笑,豁然开朗!

18、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是看不清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过于执着,迷失于自我偏见。如果没有随缘的心态,要求事事都随己愿,那么任何环境都不可能满足你。只有端正身心,用智慧化解掉心里的障碍,去除执着偏见、分别妄想,所有的烦恼才会云开雾散。

19、安福寺04安福利生--:幸福不是大悲大喜,不需要轰轰烈烈,是自己心灵的感受。当我们放开了成见和狭隘,在内心的宁静中去对待人和事,会发现谁的祝福都温暖,谁的问候都温馨,谁的握手都真挚,谁的微笑都充满善意。人生其实不苦,心纠结才苦;道路其实都在,不必计较平坦不平坦。是路,都好;走在路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