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名言_名言名句
34、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35、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36、古之学者,知即为行,事即是学,今之学者,离行言知,外事言学。
37、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8、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39、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
40、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41、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42、人有一事不妥,后来必受此事之累。如器有隙者,必漏也。试留心观之,知他人则知自己矣。
43、德不怕难积,只怕易累。千日之积,不禁一日之累,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44、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45、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46、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47、学贵有常,又贵日新。日新若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
48、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49、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50、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51、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保富贵之心事君,则无往而不忠。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52、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53、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54、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55、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56、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57、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58、欲心一萌,当思礼义以胜之。
59、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立见小人。故曰:终身为善不足,一日为恶有余。
60、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入壮语则戏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61、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62、常沉静,则含蓄义理深,而应事有力。故厚重、静定、宽缓,乃进德之基,亦养寿之要。
63、为人所狎与为人所恨,皆己过也。
64、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65、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66、为学从切实际出发,自不落空。
67、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68、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69、好为诳语者,不止所言不信,人并其事事皆疑之。
70、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71、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72、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73、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74、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75、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
76、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