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家沈复的名句名言_名言名句
38、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即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生之法也。沈复《浮生六记》
39、舞衫歌扇,转眼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秉灵烛以照迷情,持慧剑以割爱欲,殆非大勇不能也。沈复《浮生六记》
40、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沈复《浮生六记》
相关阅读
清代文学家高鹗名句名言年代:清朝
高鹗简介:
高鹗(约1738-约1815年),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亦颇通晓。诗宗盛唐,词风近于花间派,论文则“辞必端其本,修之乃立诚”,强调以意为主。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顺天乡试举人。六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嘉庆六年(1801年)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四年,由侍读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在任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为官两袖清风。高鹗除有《红楼梦》后40回续书外(争议),另有诗文著作多种,《清史稿·文苑二》著录有《兰墅诗抄》,杨宗羲《八旗文经》著录《高兰墅集》,今俱佚。现存《兰墅十艺》(草稿本)、《吏治辑要》及诗集《月小山房遗稿》、词集《砚香词·簏存草》等。
清代文学家高鹗名句名言
1、宝玉茫然问道:“借问此是何处?”那人道:“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宝玉道:“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那人道:“故人是谁?”宝玉道:“姑苏林黛玉。”——高鹗《红楼梦》
2、好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高鹗《红楼梦》
3、第九十八回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高鹗《红楼梦》
4、第一百零九回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高鹗《红楼梦》
5、第一百一十六回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高鹗《红楼梦》
6、第一百一十六回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高鹗《红楼梦》
7、第一百二十回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高鹗《红楼梦》
8、第一百二十回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高鹗《红楼梦》
9、第一百二十回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高鹗《红楼梦》
10、第一百二十回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不过游戏笔墨,陶情适性而已!——高鹗《红楼梦》
11、第九十五回噫!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高鹗《红楼梦》
12、第八十七回大造本无方,云何是应住?既从空中来,应向空中去。——高鹗《红楼梦》
13、第九十四回烟凝媚色春前萎,霜浥微红雪后开。莫道此花知识浅,欣荣预佐合欢杯。——高鹗《红楼梦》
14、第一百一十六回过来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高鹗《红楼梦》
15、一辈子不嫁男人,又怎么样?乐得干净呢!~鸳鸯——高鹗《红楼梦》
清代文学家魏源经典名句名言年代:清朝
魏源作品:《海国图志》
魏源简介:
魏源(1794~1857)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他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他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运、盐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国计民生”,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些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