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励志名言 > 名人名言

关于患难之交的经典名言名句_名言名句

2021-10-01名人名言

⊙、 哲学的精华仅仅在大哲学家的原著中。如果让我来规划哲学系的教学,我会把原著选读列为惟一的主课。当然,历史上有许多大哲学家,一个人要把他们的原著读遍,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以一本简明而客观的哲学史著作为入门索引,浏览一定数量的基本原著,这个步骤也许是省略不掉的。在这过程中,如果没有种原著引起你的相当兴趣,你就趁早放弃哲学,因为这说明你压根儿对哲学就没有兴趣。倘非如此,你对某一个大哲学家的思想发生了真正的兴趣,那就不妨深入进去。可以期望,无论那个大哲学家是谁,你都将能够通过他而进入哲学的堂奥。不管大哲学家们如何观点相左,个性各异,他们中每一个人都必能把你引到哲学的核心,即被人类所有优秀的头脑所思考过的那些基本问题,否则就称不上是大哲学家了。

⊙、 要对哲学是什么获得一个概念,最好的办法是去了解历史上的哲学家们在想些什么,并尽力跟随他们的思路走一走。

⊙、 要真正领悟哲学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看他们在想什么问题和怎样想这些问题。你旦读了进去,就再也不想去碰那些粗浅的启蒙读物了。

⊙、 哲学课可以是最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最引入入胜的,就看谁来上这门课了。谁来上是重要的。与别的课以传授知识为主不同,在哲学课上,传授知识只居于次要地位,首要目标是点燃对智慧的爱,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哲学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有着活泼心智的爱智者。他能在课堂上产生一个磁场,把思想的乐趣传递给学生。他是一个证人,学生看见他便相信了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这样一个教师当然不会拿着别人编的现成教材来给学生上课,他必须自己编教材,在其中贯穿着他的独特眼光和独立思考。

⊙、 一个优秀哲学教师的本事不在于让学生接受他的见解,而在于让学生受到他的熏陶,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我对哲学课的最低和最高要求是把学生领进哲学之门,使他们约略领悟到哲学的爱智魅力。但这岂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少哲学教学的结果是南辕北辙,使学生听见哲学一词就头痛,看见贴着哲学标签的门就扭头,其实那些门哪里是通往哲学的呢。

⊙、 对于任何学科的理论研究来说,哲学思考的能力都是重要的,它体现为一种超越学科界限的宏观视野,一种从整体出发把握本学科中关键问题的领悟力。凡不具备相当的哲学悟性的人,是很难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学者的。

⊙、 这个道理在哲学研究领域中就更加不言而喻了。一个不具备哲学思考能力的人,他所从事的任何研究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哲学研究,他不但不能以哲学的方式处理所面对的问题,甚至会把完全非哲学性质的问题选做自己的课题。

⊙、 我自知没有建构哲学新体系的能力。所谓建构新体系,应该真正是提出了新的思路,这种新思路在哲学史上或者不曾有过,或者仅仅只是萌芽。一个新体系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个事件,它改变了以往各个体系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作为整体的哲学史也发生了某种改变。如果没有真正重要的创新,只是重复前人,做些新的排列组合,我认为毫无价值,不想为这种事耗费精力。

⊙、 问:你是否打算建立自己的体系?

⊙、 答:无此打算。首先是因为,我对此没有兴趣。其次,这是极大的冒险,据我所知,有许多人做过这种努力,但成功者寥寥无几。

⊙、 我想我犯不着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上冒这么大的险。

⊙、 【文化和学术】

⊙、 文化有两个必备的要素,一是传统,二是思考。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

⊙、 在市场经济迅速推进的条件下,文化的一大部分被消费趣味支配,出现平庸化趋势,这种情况不足为奇。如果一个民族在文化传统方面有深厚的精神底蕴,它就仍能够使其文化的核心不受损害,在世俗化潮流中引领精神文化的向上发展。但是,如果传统本身具有强烈的实用品格,缺少抵挡世俗化潮流的精神资源,文化整体的状况就堪忧了。这正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 从前的精英在创造,在生活,人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今天的精英却只是无休止地咀嚼着从前的精英所留下的东西,名之日文化讨论,并且人人都以能够在这讨论中插上几句话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