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文言文名言警句大全
4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4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50、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51、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5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53、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5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55、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56、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5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5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5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60、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6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6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65、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
6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6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6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70、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7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72、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73、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74、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75、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7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77、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78、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79、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8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8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8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3、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
84、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8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
8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8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
8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9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9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9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93、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9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95、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96、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9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9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9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0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