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
14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4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43、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14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14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146、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青年人要努力学习》
147、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148、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49、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50、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15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152、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15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5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15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15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157、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5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5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160、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161、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连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马寅初
16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16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164、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16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166、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167、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鲁迅
168、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斯宾塞
16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17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72、知识就是力量。——培根(www.cqxqz.com)
17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174、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巴尔扎克
17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7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17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17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17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80、非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18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182、智力决不会在已经认识的真理上停止不前,而始终会不断前进,走向尚未被认识的真理。——布鲁诺
18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84、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185、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
186、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18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8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89、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190、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191、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19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19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9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19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96、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游太湖蠡园为游人题词》
19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9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99、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200、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01、吃一堑,长一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