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名言警句
14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4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14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49、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
15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51、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152、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15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5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55、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15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5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5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1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60、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16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6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6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6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6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6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67、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16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16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17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71、父慈而教。——《左传·》
17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17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网
17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7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7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论语集注>》
177、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178、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7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80、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孟子集注>》
18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82、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83、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84、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8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8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8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88、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18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190、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19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9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19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9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9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9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19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9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9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200、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201、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0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0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04、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205、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20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20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08、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20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1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2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15、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2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17、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2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