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31、在瞄准遥远目标的同时,不要轻视近处的东西。——欧里庇得斯《瑞索斯》
32、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33、一个符合进步的胜利值得人民鼓掌。但一个英勇的失败更应该得到人民的同情。一个是宏伟的,另一个是崇高的。——雨果《悲惨世界》
34、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
35、我爱她,我愿意以生命的血去代替她的一滴眼泪般的爱她。——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36、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只要最后是你就好。——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37、我曾经告诉自己,如果能不动真心就尽量别动,如果实在动了真心那最起码要不动声色,这样起码可以不伤自尊,然而,那一刻,我出乎意料地狠狠砸下泪来。转身逃遁,不敢再多看你一眼。——独木舟《深海里的星星》
38、历史只倚靠事实来做说明,而从来不倚靠任何推想。——大仲马《三个火枪手》
39、幸福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量的扩大,让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量地倾向于友善。——罗素《心的分析》
40、心灵的泉水教导我: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舍弃自己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对我说:美,正在于此。——东山魁夷《听泉》
41、人生是否有价值,关键就看活着的人自己。——佚名《人值得活在世上吗》
42、我的梦想,值得我本人去争取,我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我昨天生活的冷淡抄袭。——司汤达《红与黑》
43、由于对过去的眷恋,我们的思想不愿意识到,唯有使今天的快乐让位,明天的快乐才有可能。正因前浪的退落,每一道波浪才有了它的美。——安德烈·纪德《日记》
44、最后一次见你是我做的短梦,梦里有你还有一群冬风。——邵洵美《季候》
45、酒在肚里,事在心里,中间总好像隔着一层,无论喝多少酒,都淹不到心上去。——张爱玲《半生缘》
46、我们无法时时刻刻坚强,常常,我们得习惯如何在软弱中拙劣的活下去。努力不被发现眼泪,然后珍惜每一个有机会看见你痛苦的人。——九把刀《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47、知识教人学会爱,给人以光明和智慧。——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48、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49、人类的价值在于能忏悔,能革新。世界的文化也不过由这一点而发生的。忏悔是美德中最美的,也是一切光明的源头。他是尺蠖的灵魂、渴求展伸的表象。——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
50、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51、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愿你在自己存在的地方,成为一束光,照亮世界的一角。——刘同《向着光亮那方》
52、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川端康成《雪国》
53、只有在履行自己的义务中寻求快乐的人,才是自由地生活的人。——西塞罗《论责任》
54、恋人们发誓要做的事情,总是超过他们的能力,可是他们却保留着一种永不实行的能力。——莎士比亚《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55、一个人如果遭到大家嫌弃,多半是自己不好。——萨克雷《名利场》
56、谁说现在是冬天?当你在我身旁时,我感到百花齐放、鸟唱蝉鸣。——夏洛特·勃朗特《简·爱》
57、不要用哭丧的眼光看待过去,因为过去已经一去不复返。要明智地改良现实,因为只有它才属于你。朝着尚不可知的未来前进,切莫退缩,要有男子气概。——朗费罗《海帕里昂》
58、送给女人的东西,很少是真正自己的,拆穿了都是借花献佛。——钱钟书《围城》
59、我寻找自己,但未找到自我:我更多地是出于偶然才找到自我,而不是出于依照我自己判断力的探寻。——蒙田《随笔集》
60、我从地狱来,要到天堂去,正路过人间。——司汤达《红与黑》
61、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62、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63、聪明的人,不该知道的绝不多问,不愿相信的一概不信。——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64、当你只能孤注一掷的时候,你只能孤注一掷。如果你犹豫不决,说明你其实还有办法,只是不愿意使用。——南派三叔《沙海》
65、对付爱情,好像打仗一样,铠甲是没有用的。——大仲马《二十年后》
66、生命的光荣存在于一双心心相印的情侣的及时互爱和热烈拥抱之中。——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67、男儿之所成,当超其所能。——罗·勃朗宁《男男女女》
6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9、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70、只有血才洗得掉名誉上的污点。——大仲马《基度山恩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