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励志名言 > 名人名言

出自孟子告子下的名人名言51条

2021-07-03名人名言

1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下》

20.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轲 《孟子·告子下》

2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24.居移气,养移体。 居移气,养移体。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这两句天意是:所处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度,所受的奉养可“改变人的体质。作者认为:安居可以改变人奋斗不息的气质,使人变得懒惰,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养尊处优更会使人变得娇贵,经不起风攻雨淋。因而人应不断地奋斗,有所追求,这样才能精力旺盛,自强不息。这两句说明优越的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时也会给人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人们应当善于利用优越条件,而克服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25.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上》。浩然之气:指浩荡博大.耿直刚强的正气。本句大意是: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可引用“善养路然之气”形容某些杰出的人具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品行,耿直的性格,刚强的意志,坚贞的气节等。也可用于表现某些人能坚持正义.决不动摇,面临严峻的考验仍胸怀正气,不可侵犯。

2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孟子·离娄下》

29.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上》

30.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31.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孟子·滕文公下》

3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33.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34.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35.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6.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3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0.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

41.登泰山而小天下。 登泰山而小天下。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本句大意是:登上了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小了。孟子的原话是:“孔子登东山(指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而小鲁,~,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现在常用这句话比喻站得高就能看得远;或说明见识多阅历广的人眼界就高,对一般事物看不上眼。

42.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见《孟子・离娄上》。患・忧患。好(hao号喜欢。本句大意是人的忧患就在于喜欢事事做别人的老师。好为人师是一部分人的毛病。此条通过否定这种人的错误行为,阐述人应该谦虚谨慎的道理。一个人即使很有知识,也还是应该坚持谦虚的美德。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永不停步。当一个人自以为很有知识,事事指手画脚好为人师时,那就意味着他的悲剧的开始。这样一来,不仅反映出他的浅薄与骄傲,而且会贻笑大方,导致他因脱离群众而陷于孤立。因此.这毛病确为“人之患”,应该注意克服避免。

4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孟轲

4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孟子

46.不违农,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47.摩顶放踵利 天下 ,为之。——《孟子·尽心上》

48.。食色,性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皆可以为尧舜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49.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50.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

5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重点词:生: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