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因人而异的格言_正能量人生格言座右铭短句
18、 儿童是一个谜正在实体化的儿童是一个精神胚胎,他需要自己的特殊环境。正如一个肉体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到发育一样,精神的胚胎也需要在一个充满着爱的温暖和有着丰富营养的环境里得到发展,那里的一切东西都不会伤害它。(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京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0页)
19、 在人的内部存在着一种向一定方向成长的趋势或需要,这个方向一般地可以概括为自我实现,或心理的健康成长。(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9页)
20、 孩子具有人的自然天性的一切资质,只是还没有得到发展而已。如同未绽开的蓓蕾,蓓蕾一旦绽开,所有的花瓣都会舒展开来,人的教育亦如此。对人的天生资质必须仔细观察,只有调动这些天生资质才能确保成功。(裴斯泰洛齐:《母子篇致友人格瑞弗斯信札》,《裴斯泰洛齐选集》第二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2页)
21、 在我们培养孩子们的努力中,外表行动是刺激其内部心灵发展的手段,而内部心灵发展又会通过外表行动表现出来。这两种因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工作使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发展,而心灵充分发展又会促使其工作得更好;工作进步又使孩子们感到愉快于是他们的心灵又进一步得到发展。(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方法》,《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7页)
22、 我们研究儿童心理和学习心理,应该从社会矛盾中加以分析。教育的效能与教育的发展的制约,不能单纯地从教育本身来解决,应科学地来解决。其解决方法,当与整个社会制度问题配合着。我们的研究重心,不是放在抽象的儿童身上,而是放在一定社会制度下的儿童身上。(徐特立:《教育讲座》,《徐特立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02页)
23、 总起来说,小孩子①好游嬉的;②好奇的;③好群的;④好模仿的;⑤喜欢野外生活的;⑥喜欢成功的;⑦喜欢别人赞许他的我们教小孩子必须先要了解小孩子的心理。若能依据小孩子的心理而施行教育,那教育必有良好效果的。(陈鹤琴:《家庭教育》,《陈鹤琴教育文集》上卷,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601页)
24、 知识如果不合于这个或那个孩子的心灵,它就是不合适的。因为人心的不同和植物、树木或动物之各不相同一样大;这个必须这样去对付,那个又必须那样去对付,同样的方法是不能够用在所有的人身上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53页)
25、 早熟的才智鲜有能结好果者。所谓早熟,是指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刚刚开始学习就被厚颜无耻所驱使,自负而迫不及待地要显露一下自己。但是他们用来显露身手的,也不过就是刚刚学到的一点东西这里没有根基深厚而牢固的内在力量,它们不过像撒在土地表面而未熟即萌芽的种子,又像似稻而实非稻的杂草,收获季节未到就早已枯黄结了空实。(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昆体良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26、 天性常常是稳而不露的,有时可以压伏,而很少能完全熄灭的个人的天性不长成药草,就长成莠草,所以他应当及时灌溉前者而芟除冶者。(培根:《培根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43页)
27、 发展儿童的个性我们的职责是:全面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现他的禀赋,形成对艺术创作的才能,以便使他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0页)
28、 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从广义上讲,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
29、 教者顺其性之所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而可矣。(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十)
30、 适应自然这个原则是一切教育的最高原则。在教育中我们是同人打交道,是教育人的问题。因此,我肯定地说:在人的教育中,一般地说,一切都取决于不违反人的本性;个别地说,一切都应当适应每个人的个别特征。(第斯多惠:《第斯多惠教育论著选》,1956年俄文版,第221页)
希望您能喜欢这些唯美的句子,优美的说说,在您的朋友圈能经常分享值得与他人分享的句子。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更多好内容,请阅读正能量人生格言座右铭短句,希望您有一个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