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励志名言 > 正能量

李嘉诚创业史_李嘉诚的创业名言_创业励志正能量的句子

2021-10-10正能量

事业有了,但不能停滞不前,要勇于向前看,积极地令其发展。

这是李嘉诚经商的又一大经验,李嘉诚禀承着人无我有的观念,凭藉物美价廉的塑胶花迅速抢占了香港塑胶花市场,掘得了事业的第一桶金。抢滩成功后,李嘉诚又将日光瞄准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欧美市场:而20世纪50年代,由于西方国家对华实行垄断,香港的华人商行的出口途径,仅限于东南亚,要想进入欧美市场,只有通过香港洋行。李嘉诚当时也接到了不少本地洋行的订单,这对于许多商家可是求之不得的福音,因为在国外的销路不必再操心了。但对李嘉诚来说,这种全权委托不甚透明的交易方式难以令他满意。李嘉诚不愿被洋行牵着鼻子走,他打算抛开中间商,自己和客户谈,同时他也了解到,其实,境外客户也同他的想法一致。

于是李嘉诚一面派出营销干将去欧美积极寻找批发商来港合作,一面对境外来港的批发商采用抢先接待的办法沟通合作。经过层层努力,李嘉诚终于自己掌握了主动权,摆脱了洋行的控制,以质优价廉的塑胶花在欧美市场上再获佳绩。

跨国投资不但可以迅速扩张自己的经济势力,还可以使自己的企业王国遥相呼应,互相支援,争取利益。在困难的时候,也有助于规避风险。

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去做。一向以来,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

生于忧患是李嘉诚观念的诠释和印证。

李嘉诚的超人之处:一在地产,二在股市。在回答记者请教房产经营时,李嘉诚说:不能说是心得,或者我告诉你们我的做法。我不会因为今日楼市好景,立刻购下很多地皮,从一购一卖中牟利,我会看全局所以在决定一件大事之前,我很审慎,会跟一切有关的人士商量,但到我决定一个方针之后,就不再变更。未攻之一定要先守,每一个政策的实施之前都必须做到这一点,当我着手进攻的时候,我要makesurc,有超过百分之一百的能力。换句话说,即是本来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储足二百的力量才去攻,而不是随便赌一赌。

一个企业的开始意味着一个良好的开始,有了信誉,自然就会有财路,这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就像做人一样,忠诚有义气。对于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作出的每个承诺,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并且一定要能够做到。

李嘉诚对信誉非常看重。他曾多次说道: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我现在就算再多有10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别人主动找自己的,这些都是为人守信的结果。对人要守信用,对朋友要讲义气,今日而言,也许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觉得义字,实在是终身用得着的。

有一位评论家指出:李嘉诚的发迹靠诚,他的最大资产也是诚。李嘉诚的老实可靠、言行一致在业界广为人知,可谓是人如其名。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如果你有资金,但缺乏知识,没有最新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愈拼搏,失败的可能愈高。但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都能有回报而达到成功的可能。

1999年,李嘉诚在一次访谈中说,他期望如今的香港人,除了要保持20世纪50年代那种创业苦干的精神外,还要有求知的精神。因为,这是一个高科技知识日新月异变化着的时代,香港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只有苦干,没有巧干;只有勇气,没有智慧是难以立足的。知识对经济的贡献比资金或其他任何一项要素都要高。所以,李嘉诚认为,除了要教育年轻一代必须敬业之外,还要教育他们不断地探索求知。李嘉诚年逾古稀,仍坚持每天学英语、看报、读书,与时代同步。

眼光要放远,做好自己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自我充实。

这样很多本来不可能的事,也可以变为可能。

这是李嘉诚的一句宝贵经验。

1945年,17岁的李嘉诚只是塑胶厂的一个推销员。他既无经验,也无关系客户,更没有机会受到正统的教肓。他是当时厂里十名推销员中最末位者。一向不甘居人下的李嘉诚把眼光放得很远,不因一时落后而心灰意冷。他积极勤奋地学习探索推销技巧,灵活地观察市场,真正把推销塑胶品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全身心地投入,而非仅仅将它视为赚钱糊口向老板交差了事的工作来对待。那个年代推销员的工作相当辛苦,但不论白天在大街小巷奔波得有多累,李嘉诚都挤出时间来翻阅有关塑胶工业的报刊杂志,了解塑胶产品的市场动态。他还亲自去收集本地的消费情况和塑胶品行情,仔细写下来,以此向老板提议该如何调节产品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