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生经典语录_人生励志正能量的经典语录
71、 禅门的人生观,就是这样,你要提得起,有时候你也要放得下。当提起的 时候提起,当放下的时候放下。可是如果没有禅慧的人生,当提起的时候不提 起,当放下的时候不放下;当放下的时候反而提起,当提起的时候反而放下。
72、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我归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密答喇百法主尊像》
73、 蜡烛说它比太阳更明亮,太阳不会为自己辩护。土块说它比泰山更高大,泰山不会回应。
74、 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唐)湛然《金刚经》
75、 见秋毫之末者,不自见其睫;举千钧之重者,不自举其身。(宋)佛眼禅师《禅林宝训》卷二
76、 没有生过什么大病,是因为此人根本没有能量排病毒。
77、 改变不了命数,就改变心态,这就是幸福。
78、 寒云密密,野雪漫漫,路绝千差,家迷一色。若未到这田地者,是须踏步向前。《宏智禅师广录》
79、 一切苦的主要原因,源于自我珍爱的心,它的解药就是珍爱别人。海涛法师
80、 能用心,道理就在眼前;不用心,真理远在天边。
81、 健健康康时,就做来囤(积),不要做来抵(消)。
82、 问:禅宗如何修行?答:禅宗不执法修行,无定法定功,也非空泛无着落。南岳怀让禅师说:修证则不无,禅宗的修证,犹如天上的飞行航线,有道路而无轨迹,简要直截而通此道者少。禅宗修行,贵在修心,突出智慧,高出一般的功法、技术的层次。这就要求禅修者充分调动自己智慧的主动、创造性,在修行实践中学会修行。心先
83、 禅师意在劝诫学僧,凡事切不可急躁冒进。的确,想要成就一番伟业,关键在于戒除急躁,真正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将事情做好。一个人越是急躁,就会在错误的思路中陷得越深,也就越难以摆脱痛苦。
84、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钱,但有钱的人也不一定都快乐。很多人为获取金钱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到头来却发现金钱换不来多一分一秒的时间。
85、 【天天禅语】懂得运用时间利益人群,就是幸福。
86、 过秒关,
87、 三十七助道:四念处,四正勤,及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七觉、八正道,略为四念处,开则三十七,更广复无尽。不以一种药,而止众病故。余无量修法,皆摄在此中。(明)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88、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大梅禅师
89、 保持一颗平常心无断常、无取舍、无憎爱、无凡无圣、超越一切对立的东西,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解脱生死的法门。
90、 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清,是我们追求的心境,浅,是我们生活的态度,清浅,是我们一生的自然,清浅,是我们一世的随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窗子,打开是尘世烟火,关上是云水禅心,禅如一朵花,开在心中,会让生命豁然开朗。以一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简单来生活,快乐就会一路相随。
91、 设于念念中,供养无量佛,未知真实法,不名为供养。《华严经》卷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
92、 当主敬存诚,于二六时中,不使有一念虚浮怠忽之相。及与世人酬酢,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印光法师)
93、 【人法与佛法】学佛,而囿于善恶观念,是初机,或门外汉。人有是非,佛没有是非;人有善恶,佛没有善恶。善恶是人法,非佛法。佛法超越善恶。超越是:虽然存在着,却无障碍。譬如在地面行走,即有山河的障碍,不能超越;乘上飞机,地面山河依旧,但却无障碍。
94、 肩负人生职责,勤奋努力,由此产生快乐和幸福,带来荣誉。《经集》第二品,第三章《羞耻经》
95、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噶举祖师帝洛巴大师对那诺巴祖师说:那诺巴,束缚你的不是显现本身,而是你对显现的执著。每当我遇到各种景象而产生执著时,都会忆念这句窍诀来调伏自己的内心。
96、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做人做事的起码准则。有违大势者不 为,顺势者必为;有损道德者不为,益德者必为;害人害己者不为, 利人利己者必为。为或不为,当细察之、慎思之。
97、 有句话说:情不重,不生婆娑。在佛教用语中,婆娑指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情重而生出各种各样的人欲。正由于此,佛教里才称人为有情众生,而佛也同样深情对待世人,不惜损毁自身,普度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