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短句 > 广告标语

香港维他奶经典广告词

2020-12-23广告标语
谁知道从豆浆到维他奶这篇文章,香港公司使并无改变的豆浆产品一直畅销,其成功何在,有什么启示

一碗豆浆、两根条是三顿美餐中一餐,这是以来许多中国人形成的饮食习惯。

豆以大豆为原料,是豆腐作坊的副产品,在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它的形象与可乐、牛奶相比,浑身上下冒着“土气”。

以前,喝它的人也多是老百姓。

但是现在,豆浆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超级市场上都能见到,与可乐、七喜、牛奶等国际饮品并列排放,且价高位重,有形有派。

当然,它改了名,叫维他奶。

豆浆改名维他奶,是香港一家有50年历史的豆浆公司为了将街坊饮品变成一种国际饮品,顺应不断变化的价值和现代人的生活形态,不断改善其产品形象而特意选择的。

“维他”来自拉丁文Vita,英文Vitamin,其意为生命、营养、活力等,而舍“浆”取“奶 ,则来自英语soybean milk(豆奶,即豆浆)的概念。

50年前,香港人的生活不富裕,营养不良,各种疾病很普遍。

当时生产维他奶的用意,就是要为营养不良的人们提供一种既便宜又有营养的牛奶代用品——一种穷人的牛奶。

在以后的20年中,一直到70年代初期,维他奶都是以普通大众的营养饮品这个面貌出现的,是一个“廉价饮品”的形象。

可是到了70年代,香港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营养对一般人来说并不缺乏,人们反而担心营养过多的问题。

如果此时还标榜“穷人的牛奶”,那么喝了不就掉价了吗

难怪豆品公司的职员发现,在马路边的汽水摊前,喝汽水特别是外国汽水的人喝起来“大模大样”,显得十分“有派”,而喝维他奶的人,就多大站在一旁遮遮掩掩,惟恐人家看到似的,因而,豆品公司的业务陷入低潮。

70年代中期,豆品公司公司试图把维他奶树立为年轻人消费品的形象,使它能像其他汽水一样,与年轻人多姿多彩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时期的广告便摒除了“解渴、营养、充饥”或“令你更高、更强、更健美”等字眼,而以“岂止像汽水那么简单”为代表。

1983年,又推出了一个电视广告,背景为现代化城市,一群年轻人拿着维他奶随着明快的音乐跳舞……,可以说,这时期维他能是一种“消闲饮品”的形象。

然而,到了80年代,香港的年轻人对维他奶怎么喝也喝不出“派”来了,于是,从1988年开始的广告便重点突出它亲切、温情的一面。

对于很多香港人来说,维他奶是个人成长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多数人对维他奶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它是香港本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香港饮食文化的代表作,维他奶对香港人如同可口可乐对美国人一样。

由此,维他奶又开始树立一个“经典饮品”的形象。

在同一时期,维他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这一时期,太多的脂肪成了美国等国公民的一大问题。

在美国,维他奶标榜高档“天然饮品”。

所谓天然饮品,就是没有加入人工的成份,如色素和添加剂等,可以使消费者避免吸收太多的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

标榜天然饮品,当然受美国人的欢迎。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历史性的趣事:维他奶创始之初,标榜穷人的牛奶,强调它与牛奶的相似之外,并且价格比牛奶要低;今天在美国市场,维他奶强调的是与牛奶不同的地方(维他奶具有牛奶所有的养分,而没有牛奶那么多的动物脂肪),其价格也比牛奶高。

回复 | 引用 .1. 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kunshan(2008-4-14 8:36:00) IP:218.4.73.*维他奶(1940年—)是香港家喻户晓的饮料品牌,该豆奶饮料自1940年开始在香港生产,现时生产厂房遍及中国大陆、香港、澳洲和美国。

维他奶现时由香港上市公司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港交所:0345)管理,该公司也以“维他”作为旗下其他饮料产品,包括果汁、牛奶、茶类饮品,汽水、蒸馏水及豆腐等产品的品牌.纸包装维他奶维他奶豆奶由创办人罗桂祥博士研制。

罗桂祥希望能够为香港一般家庭提供一种廉价而蛋白质丰富的饮品,作为价格较为昂贵的牛奶的替代品。

有“中国之牛”称号的大豆,含有丰富蛋白质而价格廉宜,罗祥桂认为由大豆制成的豆奶,可成为牛奶替代品,因此研制出维他奶。

维他奶豆奶于1940年4月3日面世,首家维他奶工厂位于香港岛铜锣湾记利佐治街,首天只售出6瓶豆奶,售价为港币6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