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禅心_写愉快心情的句子
117、 什么是我?四念处中以对身、受、心、法的四种观想来摆脱对净、乐、常、我这四种颠倒的错认和执著。人常常认为我以己身体疼痛、我以己受觉苦乐、我以己心悟他心,所以身受心通通都是我。然而,只要换一个时空,一切却都发生了变化,这一秒的我早已不是上一秒的我。
118、 烦恼,没什么大不了。我们生活在尘世中,什么人都可能遇上,什么事都可能碰上,会有人说你好,也会有人说你不好。但只要我们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不必执着于他人的评判。
119、 关怀生命,使爱心博大宽广;闻思佛法,让智慧展现发挥;实修实证,令佛性全然显露、大彻大悟。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三】
120、 一切无收摄,触处圆成;应用绝参差,莫穷形相。向千圣顶门上,有时露出祖佛莫穷的机关;于一毫端中,有时演出主宾互换的文彩。《圆悟佛果禅师语录》121、 学佛,要学活的佛;打坐参禅,要学活禅。能使平常生活中的举止动作无不是禅,才是真正的活禅。
122、 击人得击,行怨得怨,骂人得骂,施怒得怒。《法句经》卷上,恶行品
123、 【禅语感悟】 人在世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除非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既然活在 人世间就定会与人发生往来,就会产生处世哲理。佛教导人与人相处之道 及拔除世间纷争的方法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如果你 看不起别人,或别人不尊重你,彼此就不能和谐相处。
124、 凡能牺牲自己利益人群的都是布施。(民国)太虚《菩萨学处》
125、 人心与,气就与,大地也会平安。
126、 菩萨摩诃萨布施时,我不可得,不见受者,施物不可得,亦不望报,是名菩萨摩诃萨三分清净檀那波罗蜜。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布施时,施与一切众生,众生亦不可得。以此布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不见微细法相。舍利弗,是名出世间檀那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八,无生品
127、 学佛者,道心不可断。道心断,明灯暗;明灯暗,智慧失,就会招来障碍道业的因。修行人当看好心念,莫让外境灭了心中的明灯。
128、 任何财富的取得都要通过辛勤的劳动,妄想不劳而获者只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不切实际。
129、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楞严经》卷五
130、 做人处世,要懂得一些禅心。
131、 见处透脱,闻处精明。一念返本还源,即具顶门三眼。万里更无纤翳,千圣齐立下风。坐断报化佛头,直得壁立千仞。《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132、 善良、恻隐、敬畏存在于人的天性之中,被教育和文化发掘 而后发扬光大。大多数人的这种天性一旦泯灭,人类的黑夜就来临 了。但愿有人能够点一盏智慧的明灯,将这种天性重新照亮,并引导 其迎接明日阳光。
133、 谓由菩萨于法生喜,便喜悦法,由喜悦法故,心不沉没。不沉没故,生清净喜。由喜清净故,身心安隐,离诸烦恼。舍利子,若诸菩萨成就此者,如是名为喜觉分法。《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菩萨藏会
134、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135、 人命极短,在世须臾间耳。生死长远,多诸畏难。若死来至,于中啼哭,骨节离解,身体烦疼,而是无有救者,非有父母妻子奴婢仆从国土人民所能救也。《增一阿含经》卷五十,大爱道般涅槃品
136、 一扇贝壳,以柔软的身体承受不安分的沙粒的摩擦,然而终有一日,会有迷人的珍珠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137、 【天天禅语】开朗、乐观,是预防心灵病毒的良方。
138、 黄龙下三代的草堂善清禅师在黄龙祖心禅师门下参学时,问黄龙:出家是出离红尘烦恼欲望,如何真正戒除贪、嗔、痴的染污,让自己有清净的心灵?黄龙祖心禅师把手中的拂尘一挥:你见过猫捉老鼠吗?猫儿眼不眨,身蓄势,四爪一蹬,毫毛倒竖,奋力挺身扑起,一攫便中。你要是像猫一样专注,心无杂骛,六根自然清净,再好好于二十四时中念念精进修行,让自己心念纯一,那就能戒除红尘染污了。枫林里的红叶飘了又枯,溪流里的绿苔雪冻了又化,一年后.草堂善清禅师终于心念纯净,不再有杂污的妄念了,就写下一首得道偈:随随随,昔昔昔,随随随后无人识;夜来明月上高峰,原来只是这个贼。跟随从前的妄心与杂念走,离修行越来越远,就永远迷失自己了。一回头,才发现,修行贼原来是自己的痴迷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