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祝福短语 > 婚姻祝福

关于温世仁名言名句_离婚名言名句伤感

2021-09-09婚姻祝福
温母的告诫,足以提醒我们在面对朋友时,要提前做好容忍和谅解的心理准备。

5.世间何者最乐。

问:世间什么最快乐?母亲说:不放债也不负债的人家;不是大丰收、也不是大歉收的年成;不崇尚奢华也没有盗贼的居住之地。

这些都是最难得的。

摆脱了饥寒的贫穷的读书人,学习孝悌的秀才,通晓文章大义的商人,懂得种田的富家公子,一直保持原来本色的官员,这些都是更加难能可贵的。

不放债也不负债的人家,能够心无牵挂、平平和和地安享生活;不大丰也不大歉的年时,不会给人带来大喜大惊的震荡,能把人带进安心、踏实的境界。

无盗贼,居处安全;不竞比奢华,使人能量入为出、生活稳定;这是一种最理想的人居环境,也是最理想的家庭环境。

读书人不受饥寒之累,就能安心尽享读书的志趣;知识分子能懂得孝悌,知识就会把他人品熏陶得更加可敬;商人能通文义,于己于人都将功德无量;贵族公子能懂得种田,就是能够从事目前不重要将来未必不重要的农活;官员不改变本色,就是在掌握大权之后还能保持原来的生活标准,还能认识当年旧友。

这都是人间难得或人性难及的一种理想境界。

6.受谤之事,有必要辩者.有必不可辩者。

对受人诽谤的事情,有一定要当场分辨清楚的,也有不必要当场分辩清楚的。

如果是田产、钱财方面的纠纷,拖迟了就分辩不清,就有必要当场论辩清楚。

如果是对闺门内事情的诽谤,安静下来,诽谤会自动消失,这是不必要当场论辩的事。

如果是口舌是非,时间久了就会真相大白,这也是没有必要当场论辩清楚的。

被人误解,遭人诽谤,是生活中的常事。

有些人心胸狭窄,不能受一点委屈,常常因为一些流言飞语与人恶言相争,大打出手,最终弄得两败俱伤甚至家破人亡。

其实对于他人的诽谤有可辩与不可辩之分。

对于那些证据容易消失的事件必须当机立断,据理力争;对于那些一时拿不出证据的事情,不妨少费口舌,让事实去说话;对于那些短时间内看不出对错的事,不妨放心交给时间去澄清。

这同样能收到以静制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

7.世间富贵不如文章.文章不知道德。

世上人即使再富贵,也不如文章写得好,文章写得好又不知道德高尚;但是还有两个东西压在这一切之上。

一个是名分,贤明的子弟不可能随意轻蔑他的父母长辈,贤明的官员很难傲慢地侮辱他的上司。

另一个东西是气运,占尽富贵,一旦交着衰败运;占尽文章之才,一旦遭着厄运;有着完美的道德,一旦遭着末世之运;即使是圣贤卿相也不能帮你做主。

换言之,富贵不如有才,有才不如有德;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尺和刻度,这是一种把培养人的素质看得比物质利益更加重要的道德标准。

在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社会中,确立这种道德标准比颠覆这种道德标准无疑要艰难和重要得多,但是,中国古人却把这种道德风尚建造得如此深入人心,并形成了漫长的道德习俗。

即便是这样具有深厚积淀和善良而必要的道德规范,也被破空而来的西化思潮扫荡成一片封建落后的文化废墟,这也是时代或气运使然。

在古代,文章和道德杰出的人如屈原,一旦遭逢末世,也不得不陷进报国无门的英雄末路。

温母提及这番话的目的,旨在提醒儿子,为迎对未来的变化,要有足够的精神准备。

明代温陵居士李贽名言名句摘抄

李贽(1527~1602),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自刎死。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李贽名人名言大全: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凡大人见识力量与众不同者,皆从庇人而生;若徒庇于人,则终其身无有见识力量之日矣。

大人者,庇人者也;小人者,庇于人者也。

学者但恨不能疑耳,疑即无有不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