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祝福短语 > 节日祝福

民间谚语俗语收集大全_七夕节的谚语诗句俗语

2021-10-21节日祝福

【独占鳌头】独占鳌头现在泛指占居首位或第一名。它的原意是指古代科举考试头名状元。这个俗语源自哪里呢?清代洪亮吉在《北江诗话》中对此作了说明:又俗语谓状元独占鳌头,语非尽无稽。胪传毕,赞礼官引东班状元、西班榜眼二人前趋至殿陛下,迎殿试榜,抵陛,则状元稍前,进中立陛石上,石正中镌升龙及巨鳌,盖警跸出入所由,即古所谓螭头矣。俗语所本以此。 原来,我国古代,皇帝管理朝政的金銮殿前,靠近大殿门口的地方,有一块雕刻着飞龙(天之骄子)和巨鳌(长寿神龟)的大石板,叫龙鳌石。每天早晨,文武百官上朝时,就从这块龙鳌石的两旁经过。封建王朝有个规定,凡逢大试之期,新考中的六十名进士,均须站在龙鳌石底下,由考中第一名的状元站在龙鳌石上,带领着向皇帝行礼谢恩。据此,后来遂用鳌头或独占(站)鳌头,指科举时代考中状元的人。如唐诗:鸳鹭簪裙上龙尾,蓬莱宫殿压鳌头。独占鳌头这一俗语至今还在使用。

【待字闺中】待字闺中是指到了婚嫁年龄,但还没有出嫁的女子。 闺,女子的卧室。 待字闺中源自《礼记曲礼上》:女子待嫁,笄而字。笄是中国古代女子成年时举行的礼仪。周代礼俗,女子年过十五,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如年过二十而未许嫁,也得举行笄礼。女子在成年礼上通常会取字。 待字闺中这个词的出现不会早于宋代。宋以后,一般家里有子女出生,必定请当地的秀才或者精通民间五术的人,来家里给孩子排出生辰八字,然后写到红纸上,收藏起来待用。这种排八字的做法在古代被称为子平术。这个子平术是宋代人徐子平在前人的基础上完善发展而成的,推算年、月、日等占卜方式,俗称合八字。不论男女,到谈婚论嫁时,请命师合一下八字。因此,当家里有未嫁的女孩,于是就要找人求八字或求人拿八字来合,如八字合不上,就不能结婚。故待字闺中,这里的字就解释为生辰八字。古人觉得,将要结婚的人的生辰八字要保存得非常好才可以,因此结婚后才可以公开生辰八字。所以待字闺中也就是尚未聘娶的意思。

【信忌红字】书信没有用红笔来写的,这是为什么呢?人们历来有个说法,叫丹书不祥。所以,人们忌用红笔写信,认为收到红笔写的信很不吉利。其实,这不能算迷信,而是有深刻的文化历史背景。所谓丹书,在三种情况下使用。第一是古代统治者为了便于自己的统治,托言天命,捏造所谓的天书,用丹笔书写,故称丹书。第二是帝王颁发给功臣的一种证件,也用红笔书写。从文物中可以找到皇帝书写的文件许多是用宝贵的朱砂写成的。第三是古代用朱笔记录罪犯徒隶的名籍。原来,古代罪人名册要用红笔书写。直到现在处以极刑的罪犯名字都要用红笔打叉或在名字下面画杠,这种做法是古代处理罪犯的遗迹。以上三种情况,都对老百姓的心理产生了影响。皇上假托天命,写的文书称丹书,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谁敢模仿冒犯,这是其一。罪犯的名册用红笔来写,处斩死刑犯人要把罪犯的名字打上红叉,老百姓对死看做是不吉利的事,何况被打上红叉处斩的死囚犯呢,更是避之不及,这是其二。以上两种原因产生了对老百姓的心理影响,因此,人们忌用红笔写信是有道理的。

【促膝谈心】促膝谈心形容两个人谈话很投机,能把心里话说出来,是心与心的交流。促膝谈心与古代人的坐姿有关系。 坐字形状是二人土上坐,古代没有凳子,所以古人生的姿势跟我们现代人的坐姿有很大区别。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是:两个膝盖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叫做安坐。三国时候有一个人,名叫管宁。他经常坐在一个木榻上,时间长了,木榻上放膝盖的地方都被磨穿了。可见,三国的时候人们还是这样坐的。 促膝谈心就是两个人面对面地坐着谈心,越谈越近乎,两个膝盖就不知不觉地向前蹭,直到蹭不动了,这才发现两人的膝盖已经顶在一起了。如果像我们现在这样坐在凳子上,要想促膝谈心,那可就不容易了,因为你的重心全在凳子上,无法向前促,要想前进,只能搬。我们今天用促膝谈心,不是非要顶膝而谈,只要是发自内心的交谈,坐着、站着都一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俗语比喻造什么因,得什么果。它看似一条农谚,却是一个典故,典出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九卷。说的是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有个叫柳宣教的书生考中进士,当上临安(今杭州)府尹。上任时,厅下一应人全部来参拜,唯独城南水月寺住持玉通禅师不到。柳宣教怀恨在心,决心报复他,定下一计,让一个叫红莲的绝色女子去与玉通禅师私通。玉通禅师得知上当,当晚自处圆寂。他死后,同样没有放过柳宣教,投胎柳妻,生下一女,名叫柳翠,不守妇道,干尽风流韵事。佛家认为这是玉通禅师对柳宣教的惩罚性报复,该到此为止了,便决定找个机会度玉通禅师出世。也就是说要使玉通禅师的化身柳翠皈依佛门。所以,佛家委派法空长老点化柳翠。一天,法空长老来到柳翠门前化缘,柳翠问道:师父,你有何本事来此化缘?法空长老说:贫僧没有什么本事,只会说些因果之事。柳翠问道:什么因果?法空长老说道:前为因,后为果;作者为因,受者为果。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种是因,得是果。没有播种,哪里会有收成?好因得好果,恶因得恶果。一番话,说得柳翠一下子明白了。她死后,人们都说是活佛显化,很多人赶来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