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描写中秋月亮的诗句
36、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37、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3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9、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40、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41、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4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44、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45、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4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7、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48、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49、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5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中秋月的诗句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3、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5、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7、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9、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1、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12、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13、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14、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6、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17、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18、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9、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20、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2、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23、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24、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25、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26、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2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28、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2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0、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31、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3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中秋月苏轼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及注释】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银汉:即银河。玉盘:指月亮。 【赏析】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 ,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 、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 ,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 ,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 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 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 ,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 的意思,是抒 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