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祝福短语 > 生日祝福

有趣的谐音歇后语大全分享_关于生日的有趣句子

2021-09-15生日祝福

5、 【帮艺不帮钱】(谚)在钱财上帮助人,不如帮入学会一门技艺为好。 指帮钱只是救济一时,帮艺却能使人终生受用。

6、 【烹牛而不盐,败其所为也】(谚)煮牛肉不舍得放盐,结果把牛肉煮坏了。比喻做事因小失大,甚不可取。

7、 【看人下菜碟儿】释义:看人行事待人态度不一。例句: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你都会看人下菜碟儿!

8、 【好猫不作声】(谚)指善于捕捉老鼠的猫不出声。常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张扬、不轻浮。

9、 【千里投名,万里投主】(惯)指不顾路途遥远,投奔有名望的人。

10、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友好不是单方面的,要双方相 互真诚相待。成语:将心比心。张恨水《啼笑因缘》:从今 以后,我才知道人心换人心这句话是假的,不过是金子换人 心罢了。

11、 【糟鼻子不吃酒,枉担虚名】徒有虚名,没有实际。成语:有 名无实。明代《西游记》:菩萨道:他是个骟了的狮子。八 戒闻言,走近前,就摸了一把。笑道:这妖精真个是糟鼻子 不吃酒,枉担其名了!

12、 【一日相思十二时】(惯)十二时:十二个时辰;旧时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指日夜都在思念

13、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释义:沉溺于男女私情,英雄的壮志就会消磨掉。例句:这平生的大志,都被这娇妻美妾消磨尽了。常言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14、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释义:七级浮屠:七层塔。救人性命,功德无量,比造七层塔礼佛还要好。浮屠:又作浮图。例句:慧澄道:夫人勿怪。这官人为夫人几死,贫姑慈悲为本,设法夫人救他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15、 【小炉匠跟着行香的走锁碎一浪荡】(歇)小炉匠:修锁焗锅的匠人。行香: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斋主抱着香炉巡行道场及街市。锁碎:谐琐碎。指人说话琐碎,没有条理。含有讥讽意味。

16、 新年伊始,爸爸要我们谈谈自己的理想。哥哥说:我将来要做一名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我抓抓头皮说:将来我要当一位科学家。小弟弟笑着说:将来我要当联合国秘书长!爸爸听后夸奖道:好,好!炎黄小龙,各奔前程!(新疆叶城)

17、 念九九表说话算数

18、 【说时迟,那时快】(惯)形容非常迅速、快捷,说话的功夫事情已经发生了。 也作说时迟,那时疾。

19、 【天上的仙鹤,比不上手里的麻雀】(谚)仙鹤再好,那是天上飞的;麻雀再小,却是握在手里的。比喻大而美的希望,不如小而实惠的利益可靠。

20、 爷爷给我和几个堂兄妹买了些果子,我们都争先恐后地去要。奶奶见了说:有吃自然到,不用跳上灶。(广西柳州)

21、 【血盆里抓饭吃】(惯)比喻从事危及生命的工作。

22、 【 披着人皮的畜牲】谓丧失人性。类似的:白披一张人皮。 成语:衣冠禽兽。清代《二度梅》:只是可惜圣上把那高官 厚禄与那些误国的奸贼食了,又不能分君之忧患,立于庙堂 之上,白披一个人皮!

23、 【 水火不相容】互相冲突,无法调和。台湾林语堂《京华烟 云》:你知道,他们闹的水火不相容,就是为了新文学运 动。

24、 白娘子喝雄黄酒得意忘形;现了原形

25、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谚)人毕竟不是圣人贤人,谁能生来不犯错误呢?指人人都有局限,免不了要犯错误。 也作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26、 背后挂镜子照见别人照不见自己

27、 【得饭望饱,闹事望了】(谚)得到饭食,总想着吃饱肚子;闹起事来,总希望事情有个了结。指闹事人的共同心理是盼望有人来调解。

28、 【三春不赶一秋忙】(谚)三春:农历正月、二月、三月的总称。不赶:比不上。春季的春耕春播,比不上秋收忙碌。指农家在一年四季中,数秋收时节最忙。

29、 第二天就要考试了,平时不看书的哥哥连吃饭时间都捧着书看。奶奶笑着说:你临上阵时看兵书有啥用?爸爸也说:你呀你,平时不烧香,考试抱佛脚,啥都学不好。(江西婺源)

30、 【坟墓】坟墓是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封土堆。坟墓源自战国以后,中国最大的坟墓当属秦始皇陵。为什么坟墓源自战国以后?原来,不封不树是春秋时期的墓葬制度,也就是说当时丧葬只有埋在地下的墓,而没有出现高出地面的坟,也不在墓前种树。这是为什么呢?这种制度和当时的灵魂信仰有直接的关系。春秋时期,当时的中原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是在墓中,而是附在尸上。这个尸不是尸体的意思,其本意是指死去的祖先或者神灵。人死后,灵魂直奔祖先。人们祭拜尸,就相当于祭拜祖先。唐代杜佑《通典》卷四十八《礼八沿革八吉礼七》记载:尸,神像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释尸为祭祀之尸,本象神而陈之,而祭者因主之。即用一块木牌即神主牌来象征灵位,象征死去的祖先。正因为有尸祭民俗的存在,所以,不封不树就成了当时墓葬的主流,即有墓无坟头。因为祖先的灵魂不在墓中,就没有必要再封土为坟,并种树以示标志了。战国以后,逐渐兴起了封树之风,而且越封越大,到秦始皇陵墓达到了顶峰。而后,封土植树成为丧葬的风俗,延续至今。